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云政发〔2022〕24号
公布时间:
2022.05.11
效力位阶:
省级其他规范性文件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0日

(本文有删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壮大实体经济、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也是云南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主动应对内外部形势变化、加快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建设产业强省的关键支撑,是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指导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实施蓝图,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和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开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要求,突出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发展方向,聚力打造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全省制造业规模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取得成效

1.规模总量持续增长。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4044.5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57.96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全国排名从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8%,位列全国第一梯队,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从“十二五”末的2919.81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4012.9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6%。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从“十二五”末的7899.42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1816.9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4%。

2.综合效益日益向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十二五”末的9829.69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4548.80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十二五”末的7722.75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1836.65亿元,年均增长8.9%。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从“十二五”末的465.53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005.44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从“十二五”末的322.91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820.86亿元,年均增长20.5%。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十二五”末的41.96万元/人增长至“十三五”末的66.73万元/人,年均增长9.7%。规模以上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由2015年的211.03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89.28亿元,亏损企业数量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及亏损总额逐渐收窄。

3.工业结构更趋优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三大工业门类比由“十二五”末的8.1∶77.8∶14.1调整为“十三五”末的6.5∶80.5∶13.0,制造业占比提高2.7个百分点。非烟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从54.2%提高到63.5%,占比明显提高。石油化工产业取得突破,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填补省内成品油生产空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大幅增长,智能终端、平板电脑、柔性显示器、机器人等实现“云南造”,航天科工、浪潮等国产计算机相继在云南下线,国产计算机总产能突破百万台。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实现“从无到有”的标志性突破。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增长,疫苗批签量达到全国的15%,位居全国第一,现代中药及化学药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产品。绿色制造取得积极进展,绿色铝、绿色硅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逐步成为云南制造新优势。

4.园区实力稳步提升。全省新增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13个,累计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全省158个开发区优化提升为64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6个,省级开发区48个。全省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从“十二五”末的9078.43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7961.31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五华科技产业园、安宁产业园区等5个园区突破1000亿元,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突破2000亿元。

5.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从2016年的462家、343家、1645.81亿元、465.03亿元,增至2020年的539家、540家、2587.71亿元、1008.86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9%、12%、12%、21.4%。截至2020年,全省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5个、国家重点试验室6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云内动力柴油机缸体缸盖智能制造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中国铁建高新装备“TX—100铁路道床吸污车”荣获西南地区首个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

6.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全省以“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贯标、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项目为引领,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取得成效。全省参与“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的企业从75家增至2629家,排名从全国第31位跃至第16位。全省制造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0.8%,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企业比例达到7.7%,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4.9%,企业智能融合发展步伐逐步加快。昆钢全流程智能化炼钢、龙津药业注射用冻干粉针剂智能工厂建设等73个项目取得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云内动力柴油机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昆药集团天然植物药提取智能制造等项目取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

7.绿色集约成效显现。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54.5%。培育形成云南省清洁生产合格企业66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42个、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3家、绿色工厂25家、绿色园区5个;神威施普瑞等5家企业取得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支持,驰宏锌锗等10家企业入选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昆明经开区列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安宁、东川、兰坪、个旧列入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到84%、绿色发电量占比达到92%、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达到9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6%,4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全省制造业发展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仍然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规模体量小。工业经济总量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整体规模偏小。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逐年下滑,由2015年的27%降至2020年的2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低于江苏省14.4个百分点,低于广东省1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21.3%降至2020年的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仅有4447家,位列全国第21位,约为浙江省的9.54%、福建省的23.91%、湖南省的25.34%,较重庆市少2392家,较贵州省少344家。工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日渐弱化,做大规模总量迫在眉睫。

2.产业层级低。制造业仍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烟草、有色金属、食品、钢铁、建材五大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比65.93%,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虽然较快,但占比仅有15%左右,对制造业增长尚未形成有力支撑。除烟草制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外,其他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粗加工环节,资源依附型、原料输出型的发展模式仍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仍然突出。

3.创新能力弱。制造业科技活动主要指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28.5%、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12.3%、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9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12.9、0.41个百分点。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平均值4.55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平均值0.1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平均值0.76亿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6%、75.1%、46.1%。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发明专利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件的48.5%。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够,人才资源不足,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4.集聚水平不高。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园区承载能力不足,专业化集聚水平不高,集群化进程缓慢,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园区数量不多,“小散弱”问题仍然突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畅,投融资模式单一,管理运营水平不高。园区之间缺乏错位发展和协调联动机制,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园区内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间分工协作不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较低。

5.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营商环境竞争优势不足,在软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民营经济支撑不足,全省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企业数、民营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较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突出。物流运输成本高,货物运输环节的物流成本明显高于内陆平原地区。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基础薄弱。

二、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制造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增强“窗口期”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措施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面临重塑,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贸易和技术交流受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风险加大;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东南亚国家中低端制造分流加剧,给国内制造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带动全球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内外产业梯次转移不断加速,为云南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不仅如此,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重构,为云南制造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时间窗口。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持续优化和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布局、产业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基点和重要支撑,将为云南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全国各地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周边省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我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从省内形势看。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枢纽体系、能源网络、信息网络等建设加快推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产业强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产业链重塑卷烟工业和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打造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等系列安排部署,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全力支撑打造“三张牌”为主要方向,以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核心,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全链条打造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努力提升云南制造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水平和成效,持续推进支柱产业“强链”提升、传统产业“延链”突破、新兴产业“补链”发展、前沿产业“建链”融合,加快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百亿级龙头企业引领、千亿级主导产业带动、万亿级规模总量支撑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不断提升云南制造业在“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突出规划引领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规划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各地制造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享共赢。以规划引领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前沿产业协调发展。以规划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形成全省制造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完善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以更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军民融合,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着力推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重点发力、集群发展。坚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产业链为纽带,推进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互惠共生,加快形成根植于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坚持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产业竞争实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完善源头防控机制,筑牢生态环保底线。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行业产能总量,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和绿色产品,推动绿色制造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制造标杆。

——坚持内外联动、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高水平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发达省份与周边国家生产要素在我省集聚,推动我省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间战略纽带。不断拓宽我省制造业内联外通的渠道,着力打通堵点、痛点和难点,努力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高层次推进产能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分工。

四、发展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整体优化,开发区优化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企业实力、绿色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互促、联动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先进制造业高地。

——产业规模实现新跨越。到2025年,力争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0亿元。打造形成有色金属1个4千亿级,绿色食品加工、绿色化工、绿色钢铁3个3千亿级,烟草、电子信息制造、绿色建材3个2千亿级,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4个1千亿级特色产业。

——质量效益取得新跃升。全省制造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到2025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12%,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30%。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7.2%,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0万元/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0%。

——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技术创新、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不断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力争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25%,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6件,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10%。

——企业培育获得新成效。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一批综合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强的领军企业。到2025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7500家,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0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企业达到1500家,超过10亿元企业达到260家,超过百亿元企业达到30家,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全省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力争全省取得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分别达到200家、50个,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任务。

(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全省制造业发展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现代制造业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各地培育形成大量市场前景好、成长活力足、创新能力强、制造水平高的中小企业和一大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持续涌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工业质量标杆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百亿级标志性企业。企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普遍完成,绿色集约安全体系全面形成,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重点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围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绿色建材、特色消费品等重点产业,打造形成一批产业竞争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省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柱。

——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水平大幅提升。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一大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成多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一大批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位列西部前5位。

第二章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紧围绕全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交通枢纽、国际数字枢纽、国际能源枢纽、国际物流枢纽、高质量开放合作平台、全方位交流合作机制,努力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间战略纽带的规划部署,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优化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强化各州、市产业定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高质量构建开放合作平台,高水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优化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

紧扣“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按照“一核、一圈、一带、多点”的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滇中地区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沿边地区为开放合作示范区、滇西和滇东北地区为联动发展承载区,优化全省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合作互助、协同创新、共享共赢,促进产业互联、业务互通、配套成链。

(一)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充分发挥滇中地区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以滇中城市群园区为载体,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高地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抓手,以产业集群化、产城一体化为着力点,以新兴产业群崛起为关键,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烟草、有色金属、绿色钢铁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带动全省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到2025年,力争滇中地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6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9%以上。

(二)加快构建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

充分发挥沿边地区优势,以沿边州、市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为引领,以经开区、产业园区等为支撑,以加快构建畅通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的合作平台和战略纽带为核心,以积极吸引发达省份和周边国家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与滇中地区协同,重点发展绿色硅、绿色铝、绿色食品加工、特色消费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绿色建材等产业。重点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及国内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新型建材、五金机电等特色产品专业市场、边境贸易采购中心和集散中心,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等外向型产业,不断提升“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水平。努力将沿边地区建设成为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核心纽带和重要节点。到2025年,力争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8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5%以上。

(三)加快建设制造业联动发展承载区

以昭通市、大理州工业基础较好的开发区为引领,丽江市、迪庆州的开发区为重点,建设全省制造业联动发展承载区。充分发挥滇东北地区地处滇川黔交界、长江经济带上游、陆海新通道和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以昭阳经开区、水富经开区和鲁甸产业园区为重点,布局发展绿色硅、绿色铝、绿色化工、绿色建材、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滇东北开发”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滇西地区地处滇缅、滇川、滇藏通道,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生物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以大理、祥云经开区和洱源、鹤庆、弥渡、华坪、香格里拉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布局发展绿色硅、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及特色消费品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产业,成为“滇西一体化”重要支撑。到2025年,力争联动发展承载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以上。

二、强化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

围绕全省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进一步强化各州、市产业定位,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引导各州、市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产业发展定位

昆明市。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光电子微电子及半导体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新一代营养及保健食品产业,打造“国际医疗健康城”;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高速发展,实现“换道超车”;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全省高端装备制造核心区;加快推进食品、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形成服务全省制造业区域创新体系。将昆明市打造成为全省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高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和火车头,形成“滇中崛起”和辐射带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300亿元。

曲靖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绿色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材料精深加工、稀贵金属精深加工和液态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能源电池、汽车轮毂、农机装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食用植物油、特色肉制品、酿酒、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煤化工、硅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加快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曲靖市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

玉溪市。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产业,以新型疫苗、现代中药及民族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档数控机床、高端铸造、高原电力装备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粮油、果蔬、食用菌、水产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以新型显示器件、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加快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玉溪市打造成为国内烟草及配套产业重要聚集地、全省先进制造基地、生物医药高地、滇中崛起增长极和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

楚雄州。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钛基金属新材料、先进钒钛钢铁材料深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核桃、野生菌、冬早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楚雄州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一流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滇中崛起增长极。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红河州。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以电子元器件及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新型煤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以肉制品、蔬菜、豆制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成为泛亚铁路东线重要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将红河州打造成为全省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高水平滇南中心城市和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二)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产业发展定位

保山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精制茶、核桃、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珠宝玉器等工艺品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将保山市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三张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文山州。重点发展以绿色铝精深加工、铟基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制糖、水产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三七等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推动建材、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文山州打造成为全省“三张牌”示范区、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世界“三七之都”。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

临沧市。重点发展以制糖、精制茶、坚果、酿酒、咖啡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造纸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以锗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进口农产品加工、出口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推动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将临沧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

德宏州。重点发展以制糖、咖啡、粮油、肉制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纺织服装、珠宝玉器、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摩托车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纺织服装、五金机电、新型建材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加快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德宏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普洱市。重点发展以精制茶、制糖、咖啡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造纸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积极发展以现代中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动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普洱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

西双版纳州。重点发展以精制茶、制糖、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进口农产品加工、日用消费品制造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加快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西双版纳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基地、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怒江州。重点发展以天然食用香料、木本油料、特色果蔬、特色畜禽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新型墙体材料等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以旅游纪念品、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林产品加工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有序发展以铅、锌、锡、钨、银、锑等高纯金属制造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将怒江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三)制造业联动发展承载区产业发展定位

大理州。重点发展以乳制品、坚果、果蔬、酿酒、饮料和精制茶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工艺美术品、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先进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农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以绿色铝精深加工,以及铅、锌、铜、金、银、钯等金属再生及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加快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大理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昭通市。重点发展以绿色铝、绿色硅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苹果、天麻、肉制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精细化工、硅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加快发展以石墨烯基新材料为代表的前沿材料产业,以天麻等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将昭通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绿色化工产业基地、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丽江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木本油料、食用菌、肉制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将丽江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基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迪庆州。重点发展以特色畜禽、乳制品、木本油料、食用菌、酿酒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以铍、钨、钼、锑等高纯材料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将迪庆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三、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紧扣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和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推动园区优化提升和提质增效,着力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提升园区功能配套、加强园区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一)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产业规划,推动各地制造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享共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一核、一圈、一带、多点”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紧扣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建立健全以园区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规划、投融资方案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为支撑的“1+1+N”的开发区规划体系,指导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方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深入推进园区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加快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园区发展格局。到2025年,力争打造形成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园区12个、超2000亿元园区5个、超5000亿元园区2个。

(二)完善园区管理机制

以提升园区的综合效能为核心,以健全园区管理机制、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完善园区监测考核体系为主线,推进园区管理机制提升,推动各部门分工合作、高效协同。探索园区多元化开发模式,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园区统计体系和报送制度,加强园区产业发展情况监测分析,加强园区的分类考核评价与动态管理。

(三)提升园区功能配套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园区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与园区产业发展适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打造5G精品示范网络和“5G+”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园区骨干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计算平台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园区交通、能源、电力、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的衔接配套、共建共享。

(四)加强园区创新载体建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完善园区科技创新平台与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园区集聚创新要素能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加快在合金铝、稀贵金属新材料、节能减排、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卷烟及配套、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快布局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推动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研发设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建科研基地,共同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产教融合。着力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和培育后备库,打造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鼓励园区实施“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在园区设立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园区设立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加快创建昆曲玉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五)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三线一单”约束,完善绿色发展机制,推动园区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转型,支撑构建全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园区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散乱污”企业处置,依法依规采取关停取缔、限期搬迁、停产整治等方式分类施治。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产品。促进园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控和综合利用,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创建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四、高质量构建开放合作平台

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滇中新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为重点,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支撑,南博会、商洽会等会展平台为纽带,国家级口岸为窗口,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开放合作新平台。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关键,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基本要求,统筹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红河、德宏3个片区建设。持续完善3个片区的功能布局,发挥昆明片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示范性效应,突出红河、德宏片区沿边特色优势,形成3个片区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局面。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产业发展、业态培育、招商引资、金融开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加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滇中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的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深化行政管理、金融、土地、人才开发等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型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合作。

五、高水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紧抓全球新一轮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不断加速所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及各类开放合作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全面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产业合作水平,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推动各地以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国内分工和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园区在严守生态保护底线,严防跨区域污染转移和落后产能转移的同时,综合考量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情况,因地制宜打造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与配套服务,着力构建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协同发展格局。

(一)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依托汕昆、广昆高速主通道,粤港澳大湾区至昆明高铁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至瑞丽、河口、磨憨、孟定(清水河)等通道建设,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加快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无缝对接的物流网络,合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合作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对接,合作推动优势产业互补发展,培育发展先进的生物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等产业集群,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协力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依托沪昆通道和长江水运通道建设和完善,加强滇沪、滇浙、滇苏等合作,完善沪滇对口帮扶合作机制,深化产业转移与承接、园区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三)加强与成渝城市群的外向型经济合作。依托渝昆、成昆通道建设,加强与成渝城市群在外向型经济上的合作,共同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三章 着力构建云南现代制造业体系

深入贯彻全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三张牌”和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的战略规划,认真落实产业强省建设工作部署,在全省统一构建万亿级、千亿级现代产业体系框架下,找准制造业发展方向和定位,通过持续壮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云南现代制造业体系,不断增强全省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持续壮大支柱产业

围绕全省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以调优存量、做强增量、提升质量、扩大总量为主线,推动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量质齐升。重塑烟草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做大绿色食品工业品牌,支撑全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重塑烟草产业新优势

以巩固提升云南烟草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重点,推动烟叶提质升级,推进卷烟品牌结构优化,精心打造优强品牌体系,加快数字烟草建设,巩固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发展烟草配套产业,全产业链重塑云南烟草行业新优势。努力保持云南卷烟国内市场规模、国际市场规模、税利总额、一类烟规模和优质烟叶规模“五个第一”,不断夯实云南烟草在全国的领头羊地位。

1.推动烟叶生产提质升级。以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楚雄州、大理州、昆明市、红河州、保山市等州、市为重点优化烟叶生产布局,稳定发展核心烟区。以提质为核心,把好质量源头,建优烟叶生产“第一车间”。围绕云产高端卷烟配方需求,实施新一轮高端优质烟叶开发,强化特色优质高端烟叶供给。以国内卷烟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烟叶种植布局,全面满足和适应工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等发展需要。优化复烤加工布局,全面推进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加工。加快硃砂及雪茄烟原料研发、试种与推广,探索建设国内硃砂及雪茄烟原料基地,力争硃砂及雪茄烟原料国产化取得突破。不断增强云南烟草的原料优势,助推云南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推进卷烟品牌结构优化。以满足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与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推动云南卷烟产品传统品类稳量提档,新兴品类增量进位,合力推进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加快一类烟扩量升级,加速高端烟强影响、扩规模。加强细支、中支、爆珠等创新品类改造提升,提高研发培育成功率。

3.精心打造优强品牌体系。按照再造品牌形象、再塑品牌优势、重振品牌雄风的工作思路,坚持做优“大重九”,做强“云烟”,做精“玉溪”,做稳“红塔山”,做特“红河”。精心打造以“大重九”为引领,四大品牌为核心,其他品牌为补充的“1+4+X”品牌体系。以稳总量、提结构为发展主线,从品牌、品系、品类、品规、价位、市场、文化等多个维度系统优化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品牌形象定位清晰、风格特征突出鲜明、市场布局科学合理、错位互补进位升级的优势品牌体系,努力打好品牌稳固提升持久战。

4.加快数字烟草建设。加快数字烟草农业建设,着力打造“一部手机种好烟”烟农服务平台,推动烟叶育种、种植、收购、调拨、复烤加工、物流、营销全过程数字化。加快烟草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推动卷烟生产、研发、营销、物流全过程数字化,发展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快卷烟营销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精准卷烟营销、智能专卖管理和高效工商市场信息互通。

5.巩固拓展国内外市场。坚持分类施策,巩固拓展国内市场,巩固西南、东北、西北传统主销市场,重点突破华东、华南、华北潜力市场。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境外办厂、卷烟和烟叶出口,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云南烟草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加快构建新型营销体系和创新营销模式,全面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水平。

6.积极发展配套产业。聚焦传统卷烟优势产品、创新品类和新型烟草发展需要,推动水松纸、滤嘴棒、印刷包装、包装材料等配套企业向“专特精深”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产业链延伸,推动香精香料和印刷包装等产业,积极向日用、食用、药用领域拓展和延伸。

(二)重塑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

以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做优结构、做长链条、做大集群、做响品牌为主线,优化有色金属产业布局,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做优做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提升资源储备和要素保障水平,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赋能,全链条重塑云南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到2025年,力争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培育形成3—5家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集团,打造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有色金属先进制造业集群。

1.全面优化有色金属产业布局。完善有色金属产能置换政策,严控严管新增冶炼产能,避免低水平无序扩张。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技术装备力度,加快低效冶炼产能退出步伐。推进冶炼项目退城入园,推动铜产业向安宁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易门产业园区,锡产业向蒙自经开区、昆明高新区,钛产业向禄丰产业园区、武定产业园区,铅锌金属产业向蒙自经开区,锗铟钨金属材料产业向昆明高新区、曲靖经开区、临沧高新区,铂钯铑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向昆明高新区、易门产业园区,液态金属产业向宣威经开区聚集发展。

2.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尾矿、熔炼渣、废气、废液和余热余压等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重点突破废旧有色金属及二次资源预处理、熔炼、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和装备研发;积极研究废旧电子设备及电子消费品中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有色金属全社会循环利用管理和技术体系,逐渐减少原矿采选和冶炼规模。深入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积极推广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着力创建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

3.做优做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抓好高端产品、尖端技术、末端产业链。大力发展锗、镓、铟、钛等稀贵金属材料,超前部署锗光伏、氮化镓、高纯铟、海绵钛、液态金属等前沿材料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加快推进有色金属产业向下游末端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和拓展。围绕汽车、输变电、轨道交通、建筑、5G通信等领域应用需求,重点发展5G高频高速铜基应用材料、高精度铜板带箔、高强高导引线材料、超细铜锡合金线材、铜镁合金接触线功能元器件、超细毛细管等铜合金材料,以及汽车轻量化结构件、轨道交通用大型镁铝合金型材、太阳能发电用铝材等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围绕医疗设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对钛合金植入体、高强度铝合金结构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镁、铝、钛合金产品,完成第三代、第四代铝合金升级换代,重点发展高纯高压电子铝箔,新一代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产品,耐高温、高强韧、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及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等产品。

4.着力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优势大型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兼并重组,积极培育具有资源控制力和产业链主导力的世界一流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吸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提升省内产业配套能力和整体规模效益,围绕绿色铝、铜、铅、锌和钛等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有色金属研发生产一体化基地。

5.不断提升资源储备和要素保障水平。在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主动加大矿产勘查与开发力度,提高自有富矿资源的保障能力。大力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通过控股或参股、签订长期购销协议、投资办矿等多种方式,建立稳定的资源供给基地。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线建设,解决好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

(三)做大绿色食品工业品牌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国最优”的发展目标,以优质农产品为基础,以育龙头、抓有机、创名牌、建平台、占市场为主线,以有机化、商品化、规模化、名牌化为抓手,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赋能,提升食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着力提升高原特色食品精深加工水平、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新高地,做强云南食品工业品牌。到2025年,力争全省食品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3.5%以上。

1.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深入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业化发展,密切农工联结机制,强化原料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由资源加工型向科学开发型转变,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制糖工业、果蔬加工、肉类加工、坚果及油料加工业,加快打造绿色糖制品品牌和特色牛肉制品品牌,促进谷物磨制、魔芋加工、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饲料工业等行业逐步由“小而全”向特色化、创新化发展。

2.提升食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食品制造业基础再造,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云饼”战略,深化云南绿色休闲食品消费印象,发展具有独特饮食文化的多元化、差异化产品。提高优质乳产能,打造西南地区特色乳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充分挖掘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利用价值,加快发展营养及保健食品制造业,大力开发面向不同人群的功能性食品。依托特色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下游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罐头食品、调味品、发酵制品、食品添加剂制造等行业。

3.推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大力发展“云茶”、“云酒”、“云咖”制造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向特色文旅商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延伸。重点发展普洱茶,稳步发展绿茶,加快发展红茶,着力提升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推广和营销水平,推动高端茶做精、中端茶做大,鼓励延伸发展茶饮料产业。稳步发展小曲清香型白酒,加快发展中高端啤酒,提质发展葡萄酒,创新发展露酒,以配制酒、果酒、功能酒等特色酒品为重点,提升云南白酒、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着力培育高品质咖啡豆,着力发展烘焙咖啡、即饮咖啡、速溶咖啡等深加工产品,着力提升咖啡产品工业设计、智能化生产及物流配送水平,打造全国最大的咖啡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

围绕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构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智能制造体系、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为重点,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安全发展,推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发展质量,整体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高端迈进。

(一)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安全发展

坚持绿色安全发展总基调,突出高科技、高效益、低排放、低风险产业导向,优化化工产业布局,提升园区安全水平,加强清洁生产改造,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省化工产业绿色安全发展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3.8%以上;打造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的绿色化工园区,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链条清晰、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化工产业集群。

1.优化化工产业布局。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和化工园区认定办法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化工园区。推动化工企业、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进入化工园区发展。依托化工园区集聚小散企业、消减危重企业、培育示范企业,优化全省化工产业布局。严格项目审批,禁止新建淘汰类化工项目,禁止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化工项目,依法依规推动化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压减低端低效产能、化解过剩产能。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2.提升园区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和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突出对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整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实施园区安全风险指数管理,清理整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化工园区,实现化工园区整体安全风险可控。结合实际制定禁止、限制和控制危化品目录,严格化工园区项目准入标准和准入程序,从源头上提高新引进和新上项目的质量。推动建立集日常管理、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联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指挥信息平台,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加强清洁生产改造。推动化工产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和运用环境友好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替代技术,加快有毒有害物质和环境敏感溶剂的替代,加快推进化工原料和反应介质、合成工艺和制造过程绿色化,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危化品输送、投料、反应、分离和干燥等设备以及先进智能控制系统,达到全生产过程的密闭化、管道化、连续化、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环境清洁化。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鼓励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建设设备管线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平台,做好挥发性有机物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环节的管理。严格废水排放,加强固体废物绿色化处置,加强污染物在线监测和联网管理。针对高盐、高氨氮、含酸、稀盐酸、稀硫酸、难降解废水开展先进技术示范。推进废酸、废盐、废催化剂、精馏残液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实施固体废物差异化处理措施。加强化工产品生产、利用和回收体系建设,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补短板、强链条为主线,深入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做强石油化工、做优盐化工、做精磷化工、全链条打造硅化工、加快煤化工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工,全面提升我省化工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做强石油化工。依托安宁产业园区,构建形成炼化、基础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全国重要的炼化一体化石油化工基地。不断丰富石化产品的门类,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鼓励炼油芳烃一体化、烯烃一体化布局建设,推进炼油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化工新材料。

——做优盐化工。依托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普洱市等州、市,推动盐化工产业链做精做长。鼓励盐化工企业结合省内安宁市、昭通市等地较为丰富的乙烯、乙炔等石化、煤化工资源,发展聚氯乙烯及下游产品,研制开发制药、日化等化工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形成“原卤—原盐—两碱—精细化工—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实现基础产品和高端产品的有机结合,拓宽盐化工产品在汽车、电子、建材等领域的应用。

——做精磷化工。依托安宁产业园区、禄丰产业园区等推动磷化工产业集中发展。重点发展医药级、电子级、食品级精细磷化工产品,加大新型肥料、新材料领域的磷化物、磷酸盐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不断提升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

——全链条打造硅化工。依托曲靖高新区、昭阳经开区、保山产业园区、禄丰产业园区等,加快发展以有机硅单体为基础,硅烷、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为延伸的硅化工产业链,积极引进有机硅下游粘合剂、密封剂、防护涂料、绝缘漆浸渍等生产企业,打造有机硅产业集群。

——加快煤化工转型升级。依托蒙自经开区、曲靖高新区、富源产业园区、师宗产业园区、泸西产业园区等已有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及企业,构建完善煤化工材料产业链,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发展以甲醇为原料,以甲醛为中间介质的聚甲氧基二甲醚、聚甲醛、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酯甲酯、对二甲苯、不饱和聚酯和醇酸树脂等产品;以焦化粗苯为原料的乙炔、己二酸、己二胺等产品;以焦油为原料的对苯二酚、高间位比混甲酚、纯间/对甲酚、萘二甲酸、邻苯二甲酰亚胺等产品,推动全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发展精细化工。依托水富经开区、蒙自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禄丰产业园区、砚山产业园区、华坪产业园区等,布局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化工产品、汽车领域精细化学品、涂料产品、植物提取物、医药中间体、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5.着力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加强化工产业园区的节能环保、数字转型、安全生产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培育、创建和提升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重点打造石油化工、磷化工、煤化工产业集群。

(二)推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巩固钢铁产业去产能成果基础上,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以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强后劲为主线,优化钢铁产业整体布局,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增强钢铁产业创新能力,推动钢铁产品结构优化,延伸钢材深加工产业链条,支持钢铁行业加大产能合作。推动全省钢铁产业向企业大型化、装备现代化、下游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保一流的现代钢铁产业体系。到2025年,力争全省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5%以上;力争全省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推动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形成特优普产品全覆盖,并向装备配套、绿色建筑、消费用钢延伸拓展的钢铁产业链条。

1.优化钢铁产业整体布局。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政策及“两高”产业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分类处置僵尸产能,做到“应退尽退、应退早退”。有序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约束机制。引导支持省内大型钢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形式整合同类企业,实现原材料采购与供应、技术研发与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与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优化重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升钢铁行业集中度,优化钢铁产能布局。支持钢铁企业实施混改,推动企业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鼓励钢铁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协作,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2.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推进钢铁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提高炼铁系统工艺水平,进一步优化炉料结构,增加球团矿比例,提高入炉矿品,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广高炉综合长寿、热风炉高温送风、非高炉炼铁等先进冶炼工艺和技术,降低燃料消耗和原辅料消耗;推进电弧炉炼钢短流程工艺发展,从源头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资源,减少废弃物产生;加强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推进高炉余压回收利用、烧结烟气循环、钢渣综合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改造,加强无组织排放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完善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提升固体废弃物消纳和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力争全省吨钢综合能耗、工序能耗等主要指标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钢渣、高炉渣、尘泥等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率达100%。

3.增强钢铁产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营造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搭建重点用钢领域创新联盟,重点围绕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高效轧制、基于大数据的流程管控、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先进电弧炉、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加大创新资源投入,鼓励关键装备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和引领。鼓励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积极探索规模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电子商务等制造业新业态。

4.推动钢材产品结构优化。推动钢铁行业紧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在巩固提升传统钢材基础上,加快高端、关键钢铁材料的研发,提升优质、特殊品种钢材比重,强化量大、面广优势产品质量稳定性,打造“金字塔”型产品结构。加快发展500兆帕以上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抗震、耐火钢板及H型钢等高端建筑用钢。加强特高压输电塔和变压器用钢、充电桩立柱支架用钢、5G基站大铁塔用钢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高端钢材产品的研发生产。积极研发新型高强韧汽车钢、高断裂韧性耐疲劳轨交车轮钢、高承载寿命快速重载铁路钢轨、先进耐蚀合金钢、模具钢等面向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的高性能、高附加值钢材产品。

5.延伸钢材深加工产业链条。鼓励钢铁企业积极拓展下游用钢产业市场,加强与下游建筑、建材、汽车、装备制造等企业的近终端合作。鼓励线棒材生产企业开展5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的研发生产,推动钢筋、线材产品深加工,建立完善加工配送中心,为建筑商提供支架、焊网等终端产品加工配送服务。鼓励企业建立钢结构组配件加工配送中心,积极研发生产强度高、耐腐蚀、耐低温等高端产品,开展与钢结构建筑构件需求相适应的定制化服务,满足现代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的安全、长寿、个性化要求。鼓励板材生产企业加快推进低水平热轧机的改造,推进轧钢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建设冷轧、镀锌等深加工生产线,打造冷轧薄板、镀层板、涂层板等高附加值板材生产基地,提高板材深加工水平。推动钢铁冶炼、钢铁制品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标准件、丝网、汽车部品部件、管道管件等产业提质增效。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向汽车及机械零部件、钢丝绳、钢绞线、电焊条等深加工方向延伸和发展。

(三)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紧抓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国家经济走廊建设等带来的重大机遇,以深入推动建材工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为主线,整体优化建材产业布局,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全面提升建材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到2025年,力争全省建材产业结构得到整体优化,落后产能全面退出,建材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6%;建材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95%以上的水泥企业实现配套建设低温余热发电装置,90%以上的玻璃生产线完成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

1.全面优化建材产业布局。巩固建材行业去产能成果,严格落实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政策。继续优化水泥行业布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动水泥企业搬迁进入产业园区发展。推动玻璃、陶瓷产业向滇中地区集聚,依托安宁产业园区、陆良产业园区、禄丰产业园区培育打造玻璃产业集群;依托易门产业园区、师宗产业园区、陆良产业园区打造陶瓷产业集群;依托保山产业园区、洱源产业园区、禄劝产业园区、武定产业园区培育建筑石材产业集群。推动各地墙体材料、耐火材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等生产企业进入产业园区集聚发展。

2.提升建材产品结构。加快水泥产品升级换代,开发生产系列化、标准化专用水泥,发展高性能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房屋配件、预拌砂浆、砂石骨料等。优化玻璃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等建筑玻璃。积极承接建筑陶瓷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措施良好的薄型化及功能化陶瓷砖、节水型卫生洁具、日用瓷器,推动陶瓷产业较快发展。积极发展石材产业,加快大理石、花岗岩、米砂岩、板岩等石材开发,发展多品种、多规格、多档次的装饰石材,做优石材加工业。引导企业加强新型建材及深加工产品研发,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加快产品结构优化。

3.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积极发展与装配式建筑配套的节能环保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开发生产轻质、高强、耐久、自保温、部品化产品;发展高孔洞率、高强自保温空心砌块和自保温砌块等烧结类产品,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防腐保温复合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内墙和外墙板材等非烧结类产品,以及真空绝热板等安全、节能、绿色保温材料。加快发展无铬耐火材料,研发生产耐烧蚀与隔热保温一体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长寿命新型耐火材料,积极开发微孔结构高效隔热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加快发展化学建材和装饰材料,开发生产长寿命、低渗漏、免维护的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管材、管件及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密封胶、热反射涂料和热反射膜;开发生产水性、粉末、高固含等环保型涂料,密封材料,建筑胶黏剂;发展无污染、健康环保的装饰材料。

4.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进一步压实建材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断提升建材行业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水平。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消纳工业废弃物的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体废物的品种。支持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支持利用新型墙材隧道窑协同处置建筑废弃物、淤泥和污泥。引导和支持建材企业开展赤泥、铬渣等大宗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开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发展基于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的绿色生态低碳水泥。

(四)提升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发展质量

紧抓全省开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局面和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重要机遇,以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为核心,以调结构、育主体、扩规模、提质量、促转型为主线,优化消费品制造业布局,推动消费品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完善消费品制造业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消费品制造业产品质量。到2025年,力争全省特色消费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50家,产业集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8%以上,总量突破1200亿元,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日化用品业、工艺品制造业产值分别突破150亿元,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包装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医用防护用品业产值突破50亿元。

1.优化消费品制造业整体布局。推动化妆品、口腔清洁用品、香料香精等制造业向滇中地区集聚,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打造高端日化品制造业集群。推动橡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外向型消费品加工业向沿边地区集聚,依托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等州、市园区培育橡胶制品产业集群,依托保山市、文山州、红河州、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等州、市园区打造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产业集聚区。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推动工艺品制造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体系。

2.推动消费品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围绕整体布局,按照园区化承载、专业化集聚、集群化推进、高端化引领、区域间协同的发展思路,推动各地产业园区加快特色消费品制造业的集聚集群发展。支持各开发区加强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和载体平台的规划建设与功能配套,支持各园区和载体平台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对接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进区入园、聚块成片、联动发展。针对高端日化品、橡胶制品、高档家具、民族工艺品等特色消费品制造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鼓励各地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引进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夯实特色消费品制造业的发展基础。

3.促进消费品制造业创新创业升级。聚焦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孵化”、“科技资源+孵化”、“新型研发机构+孵化”等创业创新载体,着力构建完善特色产业创新创业生态圈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环境。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特色消费品制造业集群联合营销平台,带动更多企业集群发展、抱团经营。以满足和适应消费升级需求为核心,引导支持消费品制造业加快数字转型,推动企业积极构建和完善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推进营销互联网化、渠道互联网化、产品互联网化、运营互联网化,深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关联和系统集成,积极运用互联网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

4.提升消费品制造业产品质量。实施“增品种”工程,鼓励企业深挖潜在市场和细分领域,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增加品种,创造品种差异化价值。实施“提品质”工程,引导企业学习和运用卓越绩效、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TSQ)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增强全面质量管理能力,推动日化品制造业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创品牌”工程,引导企业制定实施定位明晰的品牌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开展品牌整体宣传。

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制造强国重点发展领域和全省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紧扣“技术有前景、产品有市场、云南有基础”的原则,以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为核心,以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综合生态体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带动全省制造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

依托我省新材料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瞄准国际前沿,以加快提升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和实力为核心,以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贵金属新材料、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等为重点,以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延伸链条、补齐短板、争创集群、打造品牌为着力点,拉长新材料优势产业链条,培育壮大新材料企业梯队,构建完善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向高端迈进,将我省打造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到2025年,力争全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培育形成一批新材料产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打造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1.拉长新材料特色产业链条。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一手抓改造升级,推动本土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一手抓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和培育新材料应用领域的优质企业。加快推动贵金属高纯材料、合金功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催化前驱体材料等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延伸链条,积极引进培育下游产业,补齐终端应用短板,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加快推进铜基、锡基、铝基等基础金属新材料与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新材料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配套水平,扩大产业整体规模和效益。大力发展钛基新材料及下游产业,进一步提升钛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锗基、硅基、砷基、铟基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加快新一代光电显示材料及器件、红外和紫外探测器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隔膜材料、铝空气电池等光电子和电池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面向半导体、电子信息、芯片制造和封装等领域需求,重点发展超高纯锗单晶、高纯铟及铟化合物、电子级多晶硅、碳化硅衬底单晶、砷化镓晶体及晶片、磷化铟单晶及晶片、铟锡氧化物靶材、氮化镓晶片等电子信息新材料产品。

2.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发展梯队。围绕重点领域,以提升产业发展带动和支撑能力为核心,实施龙头企业引育工程,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全省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聚焦薄弱环节,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核心,实施产业链招商和强链补链工程,着力引进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技术能力强、具有强链补链延链作用的新材料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面向细分领域,以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生力军为核心,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盈利能力好、增长速度快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厚植产业发展基础。

3.完善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围绕铜基、铝基、锡基、钛基、锗基、硅基、铟基等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大力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中试及工程化试验等,加快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步伐。支持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溢出科技资源建立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公共技术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材料性能检测、质量评估、模拟验证、数据分析、表征评价和检测论证等公共服务。加快推进贵金属新材料基因工程建设,建立国内权威的、以稀贵金属材料为重点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专业数据库平台、高通量计算平台、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平台,建设国家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融合创新中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实现稀贵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4.打造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铜基、锡基、钛基、锗基、硅基、铝基、铟基等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昆明市为核心,联合曲靖市、楚雄州、红河州等州、市,打造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全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二)加快提升生物医药产业

充分发挥云南药用资源丰富、医药研发资源富集和产业集聚成效明显等优势,以增加优质品种、做强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集聚、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抓手,促进生物制药领先发展,加快现代中药转型发展,推动化学仿制药突破发展,积极布局医疗器械,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种,打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培育形成3—5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药民族药领先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疫苗基地。

1.创新发展以疫苗为重点的生物技术药产业。依托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等园区布局发展生物技术药,大力开展生物疫苗、抗体药物、生物类似药、细胞制剂,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以及其他蛋白类、多肽类、核酸类药物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巩固提升传统疫苗。加快发展多联多价联合疫苗,促进生物疫苗上市品种升级换代。

——创新发展新型疫苗。加快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的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加快mRNA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生产,加大mRNA技术在传染病、遗传病、罕见病、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研发应用。

——大力发展抗体、蛋白及核酸药物。大力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心脑血管和感染等疾病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和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生物类似药、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

——引进发展血液制品。着力发展凝血因子、凝血酶、人血白蛋白、人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等产品。

——加快发展动物疫苗。着力发展A类疫病疫苗、多种动物共患病疫苗、牛病疫苗、羊病疫苗、马病疫苗、猪病疫苗、禽病疫苗等动物疫苗产品。

——积极发展细胞制剂。在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着力发展包括干细胞、免疫细胞等在内的细胞治疗产品,着力推动临床级细胞产品及衍生物的制备、质量检测、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加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研究。

——推动疫苗产品国际化发展。鼓励企业申报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开展新型疫苗产品国外注册、推进产品国际化,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疫苗研发和制造基地。

2.做优做精现代中药和民族药产业。以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大理州、文山州、保山市、普洱市、红河州等州、市为主,重点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空港经济区、楚雄高新区、大理经开区、文山高新区、腾冲经开区等推进现代中药和民族药转型发展。夯实中药质量基础,积极发展新型中药饮片,加快发展院内制剂,着力打造现代中药大品种。

——积极发展新型中药饮片。在昆明市、楚雄州、文山州、昭通市、普洱市、保山市、丽江市等道地药材主产区,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的新型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加快培育一批中药饮片生产品牌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力争将100个地方特色药材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纳入国家标准。创新发展“互联网+中医+中药+中医药健康服务”等平台经济,以及“智慧药房”、“智慧医疗”等新业态模式,鼓励建立线上就医平台,为患者精准提供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和服务。

——加快发展院内制剂。推动建立全省中药院内制剂数据库,整合院内制剂资源,优化院内制剂开发、生产、流通和应用环节,打造区域性院内制剂研发生产中心,推动院内制剂在全省范围内流通和应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对中医名方、验方院内制剂品种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支持以院内制剂为基础申报中药新药。

——着力打造现代中药大品种。以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天麻系列、重楼系列、美洲大蠊系列、水蛭系列等优势产品为基础,以彝药、傣药等特色民族药为突破点,加快培育现代中药和民族药制剂大品种,着力打造一批中药和民族药品牌产品,做大做强云药产业。以经典名方、经方验方及院内制剂为基础,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开展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全生命周期的中药和民族药创新药物和防疫制剂研发。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物质基础研究、中药安全评价、临床疗效研究,探索构建中药新药研发的“中医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证据体系。推动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在现代中药研发中的应用。

3.加快发展化学药产业。依托昆明高新区、安宁产业园区、玉溪高新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思茅产业园区等加快发展化学药产业。

——创新药、仿制药及新型制剂。鼓励企业积极借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建立研发生产“互联互通”合作机制,加速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的产品化、市场化进程。大力引进仿制药落地生产,推动企业布局发展首仿药,鼓励企业积极拓展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的仿制药品种,探索建设仿制药研发生产国际合作基地,推动化学药走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道路。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引导企业合理选择临床需求稳定、增长潜力大的仿制药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支持企业围绕一致性评价品种进行技术改造及产能提升。

——特色原料药。重点发展铂族原料药、重酒石酸去氧肾上腺素、氢溴酸右美沙芬等特色原料药,发展国际市场紧缺的中间体原料。发展省内企业急需原料药及天然植物原料药,加强“中间体+原料药+化学制剂”联合发展。引进原料药绿色制造先进技术与设备,构筑化学药高质创新发展新区域。

4.积极布局医疗器械产业。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玉溪高新区等,布局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着力发展体外诊断试剂、家用医疗器械、医学美容产品。

——体外诊断试剂。重点发展针对恶性肿瘤、传染病、遗传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新型诊断试剂和快速诊断试剂。大力发展免疫诊断产品和分子诊断产品等体外诊断试剂。重点突破化学发光、基因测序、定量基因扩增、染色体原位杂交、低密度生物芯片、关键原材料等系列技术和产品。

——家用医疗器械。抢先布局家用医疗器械等新兴领域,聚焦血压血糖用品、呼吸机、理疗仪、雾化器、冲牙器、轮椅、爬楼机等小型家用医疗器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老龄化社会机遇,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监护设备,重点发展智能轮椅、监护床、智能洗浴装置、智能便器等新型适老化智能监测、康复、看护设备。

——医学美容产品。以发展新型复合与智能生物材料为方向,研制可降解生物材料及其衍生物,包括新一代医用透明质酸钠、肉毒素、胶原蛋白及其衍生物、胶原帖辅料系列产品。

5.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种。以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为重点,实施龙头企业引育工程,瞄准世界500强、国内医药工业100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落户我省,带动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量质齐升;鼓励企业剥离整合周边业务,聚焦核心业务,实现专业化分工;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提升技术水平,实现集约发展;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在全球范围布局研发、生产、营销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品种体系优化工程,着力支持企业做大独家品种、特色品种规模,形成优势品种产业支撑;鼓励企业收购国内外优质闲置品种,积极引进或自主研发一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在我省落地生产。

6.构建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构建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支持生物疫苗和抗体药物技术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和民族药公共研发平台、化学仿制药公共研发平台、云南省生物资源数字化集成中心(生物医药科学数据中心)、云南省未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干细胞制备和检测中心、生物疫苗/血液制品批签发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争建国家级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中心和评价基地,突破产业发展重大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本土转化,打造临床研究平台体系。

7.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化园区规划建设和功能配套,加快形成以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文山高新区等园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推动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文山州、保山市、普洱市等州、市加快构建跨区域产业的集群合作机制,在新型疫苗、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特色保健品、化学药及医药中间体与原料药研发、生产、供应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助和协同创新,合力打造产业互联、业务互通、资源互助、配套成链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以加快产业提质升级为核心,以产品技术高端化、产品制造服务化、产业组织集群化、产业发展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培育核心企业、强化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建设产业集群、打造拳头产品为主线,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优势领域,积极培育装备制造新兴领域,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融合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6%以上;培育形成一批装备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形成3—5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1.着力打造云南装备制造主导产业。紧抓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物流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国家经济走廊建设等带来的重大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以新能源电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原电力装备、高原农机装备、先进金属制品为重点,着力打造云南装备制造主导产业。

——新能源电池。发挥材料领域优势,重点依托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安宁产业园区、水富经开区等,布局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支持曲靖市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玉溪市建设高端储能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基地,昆明市、昭通市等州、市打造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推动曲靖市、昆明市、玉溪市、昭通市等州、市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布局,实现产业集聚。重点培育“磷酸—碳酸锂—磷酸铁锂—储能或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系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支持“电池级锰盐—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三元系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积极引导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扩产扩能,有序提升负极材料、电池集流体等生产供应和配套能力,补齐电解液、隔膜等材料短板。支持引进铝塑膜、电池结构件、补锂剂等电池细分领域材(辅)料生产项目,推进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项目建设,有序布局电池循环梯次综合利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依托嵩明杨林经开区、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曲靖经开区、大理经开区等,布局发展节能环保型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支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楚雄州等州、市结合实际引进建设配套产业,加快形成集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检测、服务为一体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在整车方面,走差异化产品竞争路线,重点发展适合云南及周边国家和地区高原环境的纯电动轿车和SUV等乘用车、商用车;重点发展物流、观光、环卫、市政等领域专用车;适时发展面向出口的高尔夫球车和观光车等低速电动车产品;加快研制燃料电池汽车,适时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在零部件方面,对标国六标准,积极发展高效内燃机及动力总成;利用省内铝材料产业优势,向下游延伸布局铝合金轻量化零部件。在动力电池方面,鼓励企业向电池总成拓展,支持动力电池梯次产品在储能、备能、充换电等领域创新发展;推动高集成化电驱动系统及零部件发展。依托国内首个高原机动车试验室优势基础,积极开展汽车试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高原电力装备。重点依托昆明高新区、嵩明杨林经开区、大理经开区、通海产业园区等,布局发展高原电力装备产业,围绕云南及周边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发展智能电网及配套设备,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等高端电力装备。持续巩固提升大型节能高压电力变压器,大截面、大跨距钢芯铝绞线,超高效铸铜转子电动机、高原型智能开关成套设备、高倍聚光光伏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面向新能源市场需求,加快发展光伏、风电、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成套装备。积极发展超高压电力变压器、特种电缆、发电逆变装置等超特高压交直流大型高效节能输变电成套设备,推进高效节能高压电机、特种配套电机、智能电机等关键核心设备研制。充分利用我省电力装备产业链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比较优势,推动电力装备企业抱团发展,开拓境外市场。

——特色农机装备。依托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等州、市,加快布局发展高原农机装备产业,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装备技术支撑和保障。重点发展适合云南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丘陵山地,满足耕作、栽插、中耕、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作业的全流程农业机械装备。重点攻关多功能、高性能作业装备技术,大力开展丘陵山地、林业生产等专用装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储备。加强马铃薯、三七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制及产业化,促进茶叶、核桃、咖啡、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加工设备升级换代,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重点突破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可靠性与自动监测、智能信息化等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品关键核心技术。

——先进金属制品。依托嵩明杨林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曲靖经开区、蒙自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禄丰产业园区等,布局发展先进金属制品制造业。重点发展基于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自动化焊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新一代绿色钢结构产品(包括钢结构厂房、钢结构民居、钢混桥梁、装配式住宅、立体停车库等)、减隔震产品、智能门窗、高级金属工具及配件、金属日用品等。加快发展基于数字建模、3D打印砂型模具、智能化浇铸和高效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新一代精密金属铸造产品。

2.加快发展云南装备制造优势领域。结合现有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引领为支撑,以智能物流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效节能与先进环保装备等为重点,培育云南装备制造优势领域。

——智能物流装备。依托昆明经开区、昆明高新区、富民产业园区等,布局发展智能物流装备。聚焦云南及周边地区交通枢纽节点、物流枢纽节点等建设项目需求,大力发展适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大型物流枢纽节点的智能物流系统装备。围绕烟草、食品、快递物流等产业需求,加快发展高速堆垛机、有轨制导车(RGV)、自动引导车(AGV)、快速分拣机、智能化高密度存储穿梭板等专业化物流系统装备。面向食品冷链、医药、危化品等特种行业,发展特种行业专用物流系统装备。根据不同行业需求,研制物流专用及通用装备,开发智能化管控系统,形成覆盖细分领域、全流程的物流成套技术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轨道交通装备。依托昆明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等铁路养护机械,地铁车辆、轻轨车辆、有轨电车等系列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整机,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客运电力机车等轨道交通装备;突破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用铝合金车身、动力总成、高速动车组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布局轨道交通用数据采集通信系统和设备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培育发展研究设计、检测检验、运营管理、维修保养等增值服务业务。

——高档数控机床。依托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曲靖经开区、禄丰产业园区等园区布局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链。加强机床装备产业间协同,重点发展大型、精密、专用数控液压机及锻压装备等基础制造装备以及精密数控磨床、精密数控镗床等高端数控特种加工机床,着力发展机床光机、大型铸件、机床齿轮等机床部件及关键件,加快高档数控机床配套数控系统的自主化应用进程。

——先进矿冶设备。依托昆明经开区、嵩明杨林经开区、禄丰产业园区布局发展先进矿冶装备。重点发展盾构机等工程机械,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矿山机械成套设备,大型煤、磷、盐和石油化工装备及泵阀,建材设备等。在工程机械领域,重点利用我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铁路、水利工程等“五网”建设项目的实施,推动大型盾构机“云南制造”持续加速。在石油化工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和推广耐腐蚀耐磨蚀耐高温脱硫泵、石油炼化泵、加氢进料泵等系列产品。

——高效节能与先进环保装备。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嵩明杨林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鹤庆产业园区、富民产业园区、通海产业园区等,布局发展高效节能与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效节能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高效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和设备、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电气传动装备、高效生物质锅炉等产品。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含脱硫、脱硝、脱汞、除尘、尾气净化等)、水污染治理装备(含城镇污水、有机废水、化工废水等)、固体废物处理装备(含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建筑废弃物、农药污染场地修复等)、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含废弃电子产品及污泥回收、废旧铅酸电子资源化利用等)、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产品。

3.积极培育云南装备制造新兴领域。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紧密围绕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积极培育云南装备制造新兴领域。

——智能检测装备。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布局发展传感器、机器视觉、仪器仪表等智能检测装备。传感器方面,重点发展基于红外测试与检测技术的传感器,加快发展具有数据存储和处理、自动补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型光电传感器、智能型接近传感器、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高精度流量传感器等新型工业传感器,满足典型行业和领域的泛在信息采集的需求。机器视觉方面,重点突破热成像分析检测技术、高光谱成像分析检测技术、智能图像识别算法、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体温筛查检测、外观缺陷检测、车辆识别、人脸识别等设备。仪器仪表方面,重点发展高精度检测仪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在线自动化检测设备。

——智能机器人。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曲靖经开区等,布局发展智能机器人。面向制造业,大力发展焊接、喷涂、装配、巡检等工业机器人;面向电力行业,加快发展带电作业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等;面向公共安全及特殊环境需求,发展侦查安检、安保巡逻、排爆销毁、破障处置、消防和应急救援保障等特种机器人,水面水下机器人;面向医疗健康、商业服务、家居生活等领域,发展医疗康复、检查及维修、专业清洁等服务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发展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精密减速器、编码器、智能型机器人控制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通用航空装备。依托玉溪高新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加强与国内外航空企业的对接,以委托加工、来料加工、合作开发等方式进入通航飞机配套产业链;不断完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培育通航市场、壮大通航运营业务,提升通航装备研发制造水平。

4.主动承接发达地区装备制造产业转移。围绕重点产业布局,推动各地加快对接和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潜力,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精准方式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市场需求、项目机会、配套措施等吸引集聚更多优质企业落地发展。重点引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物流装备、高端电力装备、先进农机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方面的优质企业,助推全省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

5.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融合发展。引导产业园区聚焦主责主业,按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推进特色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的装备制造产业链。鼓励园区因地制宜推进产业集群融合发展,通过搭建平台、组建联盟等多种形式,引导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强化研发设计服务与制造业有机融合,深化制造业服务业与互联网创新融合。

(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

紧抓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深入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梯次转移不断加速的发展机遇,以推动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跨越式发展为核心,以做优环境、做强企业、做长链条、做优配套、做大规模为主线,以绿色化、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大力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全链条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形成3—5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1.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德宏州、保山市等州、市为主,布局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昆明高新区做强上游电子浆料、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建设集大尺寸单晶硅片生产、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生产、半导体封装测试、智能终端制造等为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和半导体元器件配套产业。依托昆明经开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玉溪高新区等,打造全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型显示器生产基地。以曲靖经开区、禄丰产业园区、保山产业园区、华坪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等为主,加快发展硅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产业。以昆明经开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玉溪高新区、蒙自经开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盈江产业园区、砚山产业园区为主,积极发展智能穿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探索发展无人机等专用电子产品,打造差异化、品牌化、高端化的智能终端产业。

2.大力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围绕产业布局,推动各产业园区加快对接和承接发达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以更优越的营商环境、更良好的配套服务、更具有竞争力的要素成本等吸引集聚更多优质企业落地云南发展。重点引进新型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新一代集成电路、显示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光电子器件制造,新一代通信设备制造,新型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工控机及系统、信息安全设备制造,助推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做长链条、做大规模。

3.全链条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聚焦重点领域,以产业链招商和骨干企业培育为抓手,全链条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打造“关键电子材料研制—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及测试封装—智能终端制造”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发展“原材料提纯加工—显示器件材料制备—显示元器件制造及封装—显示终端集成制造”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深入推动硅光伏、锂离子电池、智能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等细分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协同创新、联动发展。

4.着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制造业。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龙头企业引育工程,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产业带动和支撑能力。针对薄弱环节,加强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具有强链补链延链作用的优质企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面向细分领域,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专注于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盈利能力好、增长速度快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吸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政府部门+集群促进机构+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集群合作与治理机制,推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溢出优势资源,搭建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平台,打造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演进升级,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

四、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紧跟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紧扣全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三张牌”的战略部署,紧贴全省制造业的整体功能布局、发展需要和现实基础,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主要方向,以“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为突破口,以产业集群、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为依托,以加速产业技术创新演进升级和前沿科技产业化为抓手,遵循新兴产业发展基本规律,前瞻性布局一批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产业化前景好的未来产业,推动全省制造业逐步由全面“跟跑”向部分“并跑”、“领跑”转变,培育壮大区域经济未来竞争优势。

(一)生命科学产业

围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并加速向多个应用领域渗透和交叉融合发展,基因编辑、生物成像、光遗传学、单细胞测序与分析、合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材料3D打印等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向数字化、平台化和工程化发展,且应用转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顺应人口结构变化、疾病谱变化、消费结构升级等多重因素加速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化的潮流,以新型疫苗、基因和干细胞应用、人体组织再生医学、高性能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等为重点,前瞻布局生命科学产业。

以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等为载体,建设全球疫苗产业创新中心、国际疫苗产业基地、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与技术转化中心、人体再生医学应用研究中心、精准医疗产业园,打造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优先发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和抗体药物等产品。重点开发用于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治疗的重组蛋白质、疫苗、单克隆抗体等生物技术药物。积极开发精准医学检测试剂、个体治疗药物等医药产品,以及无创产前诊断、胚胎植入前筛查、遗传病检测、免疫系统评价、肿瘤个体化诊断与治疗等精准医疗服务,积极培育发展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养老、智能健康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二)前沿材料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新材料转化应用的发展趋势,培育发展一批前沿材料,打造一批有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产品,力争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石墨烯基新材料。以曲靖经开区、水富经开区、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蒙自经开区等为载体,布局发展超高纯石墨烯粉末、石墨烯散热材料、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石墨烯红外探测材料、石墨烯贵金属电接触材料和电子器件材料、石墨烯改性电池、石墨烯改性无纺布、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等产业。围绕“料、材、器、用”等环节,加快形成较有特色的产业创新发展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开发千吨级石墨烯粉体、纳米级石墨烯片、百万平米级石墨烯薄膜的低成本生产技术,开发生产专用型石墨烯浆料和粉体产品、石墨烯改性材料与创新元器件,积极发展面向储能、光电、传感器、电力、医疗、抗重金属污染海洋防腐等应用的石墨烯基新材料。

2.新一代液态金属。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以宣威经开区等为载体,培育和发展新一代液态金属产业。重点开发技术性能更好、综合性价比更高、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的新一代液态金属导热材料、液态金属电子浆料、液态金属电子油墨、液态金属合金材料、液态金属3D打印材料、液态金属生物医学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3.3D打印用合金粉末。以禄丰产业园区、安宁产业园区、昆明高新区、蒙自经开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技术性能先进的3D打印用球形钛粉及钛合金粉、不锈钢系列粉体、贵金属合金、镍基合金、钛基合金、高温合金粉末等金属粉末。

4.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以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玉溪高新区等为载体,培育和发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结合已有基础,优先发展碳化硅和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硅基集成电路材料、12英寸硅抛光片和8—12英寸硅外延片、锗硅外延片等半导体材料。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超净高纯试剂、电子气体、高纯金属有机源、光刻胶、掩膜版、抛光材料、靶材等半导体材料。

5.先进高分子材料。以水富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禄丰产业园区等为载体,培育和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充分利用化工原料优势,围绕国防、高铁、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领域需求,发展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能适应苛刻条件的先进高分子材料。

6.先进功能膜材料。以昆明高新区、安宁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水富经开区等为载体,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培育发展新一代水处理膜、电子薄膜、光学薄膜等高性能功能膜材料。优先发展技术性能领先的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离子交换膜等水处理薄膜产品。加快发展具有低吸湿性、高耐候性、高阻气性、低介电常数特点的液晶聚合物(LCP)电子薄膜,满足5G通讯等高频应用场景需求。重点开发面向燃料电池、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的高性能离子交换膜材料、纳米纤维隔膜材料。积极开发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石墨烯柔性显示膜。培育发展技术性能领先的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量子点膜等光学薄膜。

(三)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业

立足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紧扣全省制造业功能布局,按照“适度超前、相互衔接、努力可及”的原则,找准发展方向,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优质企业,部署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努力推动云南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1.智能网联汽车。紧跟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嵩明杨林经开区、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曲靖经开区、大理经开区等为载体,着力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2.先进增材制造装备。结合全省新材料、前沿材料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以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等为载体,培育和发展先进增材制造装备业。重点引进和发展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强铝合金、高温合金、贵金属合金、镍基合金及非金属工程材料与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构件的高效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专用材料及工程化关键技术,积极发展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他能源驱动的主流工艺装备。

3.新型储能产品。发挥绿色能源新优势,结合全省硅光伏、锂离子电池等产业布局,以曲靖经开区、保山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新一代规模储能装备。重点发展规模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铅碳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与大容量超级电容储能等储能装备。

4.新型智能化养殖生产作业装备。围绕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的目标要求,以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智能化养殖生产作业装备制造业,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步伐。以提高设施畜禽、水产养殖产能和品质为核心,开展畜禽、水产及特种动物等养殖环境测控、疫病及生长健康状况检测、种群及商品化生产智能管理等技术及系统研究;开展养殖场饲料精准配制、智能化精准饲喂、个体精量饲喂、智能清扫及防疫消毒、自动巡检、养殖产品自动化采收及输运、智能化挤奶装(设)备和系统研发;开展废弃物自动化转运及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备研发,构建绿色高效养殖智能技术及装备体系。

5.智能农业作业机器人装备。围绕未来农业生产方式需求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布局,以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等为载体,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农业作业机器人装备制造产业,助力打造“绿色食品牌”。着力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平台联合开展人机物交互系统、通讯及安全控制、边缘协同、高精度靶向识别及路径规划、高速高精度驱动及柔性灵巧末端作业机构研究;联合开展环境和作物生长自动巡检、精准播种、精准栽植、精准施肥施药,以及果蔬采收、智能转运及分拣分选等作业机器人研发,支撑智慧农业农村生产发展。

第四章 全力支撑打造“三张牌”

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重点,发挥优势,全力支撑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新优势,持之以恒推动“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把“三张牌”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一、全力支撑打造“绿色能源牌”

以增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能力、推动制造业与绿色能源协调发展、推进绿色制造与绿色能源产业链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绿色硅产业、高水平打造绿色铝产业为抓手,全力支撑打造“绿色能源牌”,创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增强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能力

紧跟全省关于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国家石油炼化基地、区域国际能源枢纽“两基地一枢纽”的战略规划和关于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的安排部署,紧扣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要求,以重大项目和基础性、关键性、共性需求为牵引,以加强供需对接和资源整合、加大项目支撑和技术保障、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为主线,加快提升全省制造业对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能力。

聚焦装备制造(包括水利、电力、光伏、储能、测量仪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等装备及零部件)、建材加工(包括水泥、钢结构、大型混凝土预制件、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两个领域,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企业、优质产品,积极构建全省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品库,引领全省企业加快提升对大型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石油炼化基地及跨省跨国智能电网、输油管网等建设项目的支撑能力。

(二)推动制造业与绿色能源协调融合发展

围绕“一手抓绿色能源、一手抓绿色制造”的工作思路,以严控新增高耗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为抓手,推动绿色制造与绿色能源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大力提升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持续巩固提升我省绿色能源新优势。

发挥绿色能源优势,推动制造业优化布局、完善配套、延伸链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建设以绿色铝、绿色硅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绿色制造与绿色能源产业链深度融合、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努力把云南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制造优势、绿色产业优势、绿色发展优势。

(三)高水平打造绿色铝产业

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循环的发展理念,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链条延伸、深化创新驱动为主线,打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铝产业链,建设中国绿色铝谷,实现云南铝产业在绿色发展、规模体量、精深加工、研发创新等方面跻身全球产业制高点。到2025年,力争全省铝产能转化率和再生铝比例取得较大提升,推动铝制品加工能力突破600万吨,绿色铝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推动建设2—3个绿色低碳铝产业园区,引领铝产业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

1.优化产业布局。依托昆明经开区、昭阳经开区、富源产业园区、砚山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鹤庆产业园区等,集中布局绿色铝产业基地,加快高端铝产品项目招引和建设,推动电解铝向铝加工延伸,提升再生铝发展水平,构建完善“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各园区积极优化产业结构,错位发展建材用铝、交通用铝、电子电气用铝、家居生活用铝和市政设施用铝、包装用铝、工业用铝等产业,延伸发展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铝配件等下游精深加工产业,加快形成区域间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协同发展格局。

2.强化链条延伸。积极引进培育铝合金材料设计、加工、制造、应用等领域的优势企业,持续推动铝产业从原材料生产向新材料研制提升,由材料加工向装备制造迈进。推动各个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广铝水直接供应铝制品加工厂的模式,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丰富高端铝材种类,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大幅提升铝材精深加工的深度、广度以及产品附加值。

3.深化创新驱动。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研发机构,以云南省铝工业工程中心等为依托,构建完善绿色铝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针对制约绿色铝产业发展的高端精深加工和赤泥、铝灰、大修渣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基础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问题展开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5G智慧工厂试点示范,着力提升企业在工艺优化、节能减排、质量控制与溯源、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四)高质量发展绿色硅产业

紧抓全国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利时机,发挥云南绿色能源优势,以打造国内领先的硅产业链为核心,以优先补齐硅光伏产业链、着力构建硅化工产业链、大力培育硅电子产业链、加快拓展光伏应用产业链、不断增强研发创新能力为主线,高质量发展绿色硅产业,打造光伏之都。到2025年,力争全省多晶硅产能达到20万吨,单晶硅棒产能达到200GW,单晶硅片产能达到200GW,电池片产能达到70GW,组件产能达到30GW,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120万吨,绿色硅全产业链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

1.优先补齐硅光伏产业链。依托曲靖经开区、禄丰产业园区、保山产业园区、华坪产业园区等,打造绿色硅光伏产业基地。积极引进下游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等生产企业,构建完善“光伏级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硅光伏产业链,在省内建立配套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做强做大硅光伏制造产业。充分利用全省光伏组件等产能优势,探索发展光伏+5G通信、光伏+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光伏+建筑、光伏+制氢等多元化新应用场景,着力构建“绿色能源—绿色硅光伏组件—绿色光伏应用”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打响“绿色能源牌”。

2.着力构建硅化工产业链。依托曲靖高新区、昭阳经开区、保山产业园区等,建设绿色硅化工产业基地,打造以有机硅单体为基础,硅烷、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白炭黑等下游产品为延伸的绿色硅化工产业链。

3.大力培育硅电子产业链。依托昆明高新区、曲靖经开区、昆明经开区等,发展以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和碳化硅制备技术开发和量产为核心的硅电子产业,打造绿色硅电子产业链。

4.不断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绿色硅产业研发创新体系。不断深化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的技术合作,积极引进高水平专家和团队,组建绿色硅产业研究院,建设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持续推进硅光伏、硅化工、硅电子等领域的研发创新与技术攻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全力支撑打造“绿色食品牌”

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快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为核心,以强基础、促融合、建链条、补短板、提质量为主线,以增强农业装备现代化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精细化综合加工水平、推动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抓手,全力支撑打造“绿色食品牌”。

(一)增强农业装备现代化支撑能力

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紧扣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迫切需要,聚焦“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方向及农机装备需求,推动滇中地区及产业基础较好的州、市分工协作,加快建设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农机装备产业园,着力引导现有农机企业进区入园,大力承接发达地区农机装备产业转移,积极对接农机装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加快构建集农机装备研发、生产、测试、推广、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省级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平台,以更有力、更精准、更有效的举措支持全省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优先发展一批适宜我省丘陵山坡地特色经济作物的高原山地农机装备,加快发展适宜我省高标准农田的水稻精准育秧移栽与智能田间管理装备,重点研发适合我省的智能养殖生产装备,积极开发智能农业作业机器人装备。加快构建全省农机装备重点产品库,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提升农产品精细化综合加工水平

围绕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方向,统筹农产品产地、园区、销区和商贸物流节点等布局,着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等产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向产地下沉,与农户结合;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向园区集中,与销区联动;加快形成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与农户、产品与市场协调发展的格局,持续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1.积极拓展农产品初加工。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以及综合交通条件、物流节点布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重心下沉,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养殖业发展优势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布局农产品初加工产能。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减少农产品的运输环节、物流成本和产后损失,延长农产品供应时间,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针对果蔬类、菌类、奶类、畜禽类及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实现减损增效。针对粮食等耐储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磨制等初加工,实现保值增值。针对食用类初级农产品,重点发展发酵、压榨、灌制、炸制、干制、腌制、熟制等初加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针对棉麻丝、木竹藤棕草等非食用类农产品,重点发展整理、切割、粉碎、打磨、烘干、拉丝、编织等初加工,开发多种用途。

2.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农产品初加工产能布局,推动农业大县牵头建立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着力引导周边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发展,强化原料、初加工、精深加工环节的衔接。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综合应用现代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加快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和物美质优的非食用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推进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利用专用原料,配套专用设备,研制专用配方,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支持企业推进农产品深度开发,创新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提取营养因子、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质,开发系列化的加工制品。

3.推进综合利用加工。鼓励绿色食品加工和大型农业企业加快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支持企业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推进稻壳米糠、麦麸、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品,提升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

(三)推动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以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为依托,以提升载体能力、培优龙头企业、做大产业集群、做优品牌体系为主线,推动全省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1.提升载体能力。推动各地加强绿色食品园区规划建设,完善仓储物流、供能供热、废污处理等配套设施,强化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等服务,打造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形成绿色食品产业增长极。

2.培优龙头企业。以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为载体,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支撑,以省级专项支持政策为牵引,持续引进和培育一批省内外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围绕“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投资建设种植(养殖)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冷链物流基地及相应的设备设施。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本土农业“小巨人”和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支持企业对上游农业生产和相关配套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同类企业强强联合,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来滇投资,设立区域总部、生产加工基地、研发中心。通过持续引入新企业、带来新理念、促进新发展,提升云南食品行业整体水平。

3.做大产业集群。围绕“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方向,以特色产业链为主线、龙头企业为引领、上下游配套企业及各类市场主体为支撑,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联农带农紧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民跟进,科研、金融、互联网、品牌创意机构参与,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联合体找准高成长性、高关联性、高盈利性、多层次性、多业态类型的产业,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营销渠道,形成完整完备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推进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多主体分工协作、多要素投入保障、多层次利益协调、多政策配套服务,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做强做大产业集群。

4.做优品牌建设。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响一批绿色食品知名品牌,扩大“云品”市场影响力。坚持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加快构建我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有关标准综合体,提升按标生产水平。大力推进两个“三品一标”,在产品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在生产方式上,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从环境评估、品控管理、产品检验、包装标识等全过程质量保障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争做标准“领跑者”。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责任主体逆向溯源、产品流向正向追踪,推动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打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组合拳。持续开展云南省“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线上线下推广,不断提升云南名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云南“绿色食品牌”网络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三、全力支撑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以增强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能力、提升特色旅游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为抓手,全力支撑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一)增强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能力

紧跟全省关于“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和“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国际健康医疗城,建设森林养生公园、湖滨康养度假区、温泉康疗综合体和高端养老生态社区,建设国际一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和研学科普基地,全产业链打造健康产业”的规划部署,紧扣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以加强供需对接和资源整合、加大项目支撑和技术保障、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为主线,着力提升全省制造业对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能力。

聚焦装备制造和建材加工两个领域。优先发展旅游景区钢结构住宅、旅游观光桥梁、智慧灯杆、智能景观设备、电动平衡车、旅游观光车、游轮游艇、游乐设施、索道缆车、低空飞行器等旅游装备制造业,打造集研发、制造、零部件配套及营地运营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加快提升建材产业,重点对接和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水泥、大型混凝土预制件、玻璃、陶瓷地砖、卫生洁具、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产品,有效缩短运距和减少成本。着力构建全省旅游装备制造重点产品库,促进装备制造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

(二)提升特色旅游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水平

以不断丰富和拓展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为核心,以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道地中药材、高端日化品、旅行用品为重点,以推动构建云南省旅游消费品品牌认证体系,增强本土旅游消费品品牌辨识度、信誉度和关联度为突破口,提升全省特色旅游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水平。

1.做优旅游纪念品制造业。以提升云南文化旅游形象和工艺美术产品发展水平为核心,以深挖民族民间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加快融合发展为主线,以雕塑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漆器工艺品、花画工艺品、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地毯挂毯、珠宝首饰、民间工艺品、民族饰品等为主要内容,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做优全省旅游纪念品制造业。在保护多样性和独特性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加强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增加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深挖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传承提升传统金银、斑铜、乌铜、木器、漆器、陶器、玉器、藤竹草编、扎染蜡染织锦等“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水平。支持企业充分发掘云南标志性旅游景点、山水风光、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题材价值,开发系列化、品牌化、特色化工艺美术产品,不断提升云南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到2025年,力争云南旅游纪念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2.做大特色食品和旅行用品制造业。以深挖云南地方美食特色、提升产品档次与质量水平、加强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完善线下体验与线上销售渠道、推进品牌认证与关联发展、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为着力点,以省内各旅游景区、美食街、交通枢纽、会展平台和省外境外云南名优产品体验馆为支撑点,以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培育、特色产品打造为主线,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云茶”、“云花”、“云酒”、“云咖”、“云饼”、“云菜”、“云腿”、“云果”等绿色食品工业,推进云南美食品牌、网红产品关联发展,推动云南特色食品产业量质齐升。围绕全省旅游景点景区布局和游客需求,以提升旅行用品保障能力和扩大云南旅游产业规模效益为核心,以酒店用品、户外服装鞋帽、游泳装备、徒步运动装备、登山攀岩运动装备、水上运动装备、个人救生防护用品等为发展方向,以加强产业招商引资、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支撑,推动滇中地区和沿边地区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旅行用品制造业。

3.做精高端日化品和道地中药材。依托云南多样性生物资源,以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时尚化为方向,推动企业做精化妆品、口腔清洁用品、香料香精等高端日化品产业,做强三七、天麻、石斛等道地药材。

(三)推动制造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不断增强制造业对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消费品生产供应的支撑能力,增加高品质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云南康养及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与内涵,助推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高品质消费等复合型旅游升级,消费结构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优化。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为全省康养及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康养及文化旅游产业优势,以不断增长的客流和消费需求,带动制造业协同发展。

第五章 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要求和安排部署,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政策协同为保障,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决破除制约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照后减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住所自主申报承诺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便利化、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事项。深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倾斜和要素保障。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失信成本。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对企业创新的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民营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开拓新局面,引导民营企业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树牢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以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重点,以各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引进机制,大力引进外地企业,着力培育本土企业,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存活率,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增添活力。

(二)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认真落实产业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围绕着力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加快推进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量质齐升。通过重点项目投产纳规新建一批、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小升规”新增一批、招商引资储备一批、纾困解难稳住一批,加大财政资金、融资、税费支持力度,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到2025年,力争全省工业企业达9.8万家,年均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7500家,年均增长11%。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绿色食品、消费品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三)加快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

围绕全省制造业主导产业重点领域,遵循企业成长基本规律,按照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隐形冠军—省级单项冠军—行业单项冠军—行业领军企业”发展路径,推动构建云南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类别、按梯度完善政策措施,构建从支持对象遴选、入库培育、成长扶持到成熟壮大的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面向全省开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组织各地定期梳理企业发展情况,统一建立梯度培育储备库,推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加快成长升规入统,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做精主业成为隐形冠军,支持隐形冠军做强主导产品成为省级单项冠军,支持省级单项冠军进一步完善主导产品、开拓市场、扩产提能成为行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支持单项冠军整合资源、完善链条、扩大市场成为领军企业。围绕全省制造业,加快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快速涌现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云南制造业增长动力。

(四)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生产性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赢格局。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特色载体建设,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发挥资本、品牌和产供销体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开放共享资源,带动全行业创新、制造、服务能力提升。

二、大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加快培育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部门间合作,加大政策衔接,瞄准全省各地尚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补短板、强弱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尽快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占比,提升全省制造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着力推动企业办研发机构。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完善专门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研发与设计的企业办研发机构,提升全省制造业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水平。

聚力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支持大型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引领全省制造业创新发展。

(二)构建完善协同创新体系

以产业功能互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小企业互通,平台及设施互用,人才和技术资源互助,政策制度互补为核心,推动构建面向特色产业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体系。

1.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搭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向企业开放大型科研仪器和实验设施及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环境。

2.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面向重点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面向全产业链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持续构建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搭建开放式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通过资源开放、任务众包、协同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3.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和机构开展产研需求对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增强共性技术研发、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工程化开发等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健全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推动构建工业基础研究平台,长期稳定开展工业基础领域技术研究、转化推广和人才培养。推进动力、结构、环境等重大实验设施和试验基地建设,推动重大实验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健全工业基础技术数据库和基础制造工艺资源环境属性数据库。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新一代检验检测和高端计量设备仪器,加大国产高端通用仪器和专业科学仪器研发应用力度,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和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平台,提升计量测试、标准研制、检验试验、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基础产品和工艺攻关突破。整体提升装备制造基础零部件产品性能,加快通用型基础零部件和高端装备专用型零部件技术攻关,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应用需求。加快集成电路、微型片式元器件等核心电子元器件的创新发展。开展工业系统软件国产化应用突破,加快基础性工业软件的开发应用。健全基础材料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关键微纳电子和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以及新型碳纳米、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等发展方向,研发和推广应用增材制造、特种成形加工、精密及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制造基础工艺。

实施产业基础领域重点项目攻关。落实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针对主导产业和优势基础产业的产业技术基础、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等薄弱问题,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基础领域攻关项目,开展工程化、产业化攻关。建立完善省级工业强基重点项目库,依托重点平台和骨干企业,组织实施一批工业强基重大产业建设项目,促进制造业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引导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软件企业和整机产品同步研发,实现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协同突破升级,加快产业基础领域攻关成果“一条龙”推广应用。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提高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可靠性试验验证平台、新产品中试基地、检验检测平台等产业基础技术服务平台。到2025年,实施工业强基项目30个,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基础再造实现重大突破。

(四)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制造业创新力量布局和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强化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瞄准战略性、引领性共性技术需求,加强省级研发平台、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应用及重大设施共建共享为重点,完善创新攻关机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对企业创新的服务支撑能力。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自主自愿组建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面向制造业基础性、前沿性领域,研究建设若干省级研发平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为牵引,推动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重点产业实施关键技术攻坚,梳理确定一批重大领域关键技术以及行业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急需攻克的核心技术项目清单,有针对性地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突破我省制造业“卡脖子”瓶颈制约。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科技入滇、揭榜挂帅等引进技术,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着眼长远,系统谋划重大项目布局,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未来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超强部署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强战略性技术储备,强化源头技术供给。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和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强化企业在创新全链条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支持大企业建设研究院,鼓励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积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申报工作,树立一批创新标杆。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大力发展云南技术市场,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和扩散。在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平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支撑政策,推动自主创新产品应用和迭代升级。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首版次工业软件推广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强化面向制造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全链条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一)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为方向,以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绿色集约安全水平为重点,深入推动烟草、食品、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特色消费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转化应用,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个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由资源优势向研发、设计、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推进危险化学品全程追溯和城市人口密集区生产企业转型或搬迁改造,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搬迁入园,发展绿色建材和部品部件,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新型消费品。深入开展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加大食品企业农产品深加工典型模式培育和推广力度,支持传统优势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发展。加强产能动态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规标准实施,健全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新兴产业突破发展

立足云南省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强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构建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链。强化市场机制作用,丰富和扩大“智能+”、“服务+”、“绿色+”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带动技术突破和应用迭代发展,大力培育智能化产品、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共享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强化统筹规划,引导开发区和企业理性投资,推动建设主体集中和区域布局优化,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

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着力解决供应链、信息链、采购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个链条环节中的困难问题,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链,重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引导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和协同化发展,以产业链延伸、产业协同、产业配套发展为主线谋划园区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全面系统梳理全省制造业发展情况,摸清重点产业链的“薄弱缺”环节,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培育一批标志性产业链,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协同联动,加快实现产业链现代化。聚焦主导产业的“缺链”环节,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引进带动作用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加快补“断点”、通“堵点”,多措并举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沿链升级。以应用为牵引,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业工程化攻关,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加强产业链配套本地化,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全面优化提升供应链体系

聚焦新能源汽车、食品加工、钢铁、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展供应链协同性、安全性、稳定性、竞争力等评估。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供应链服务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建设线上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各环节高效衔接和全流程协同。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搭建供应链协作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集中采购、供应链管理库存、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引导有实力的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构建上下游供应关系稳定、质量标准统一、多方共赢的供应体系。加大供应链金融发展政策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融资能力。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适配攻关、业务数据互联互通,鼓励开展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合作模式,实现供应链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五)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和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抓手,引领各州、市及开发区特色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建立完善集群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创新生态系统和治理机制,推进集群高水平宽领域跨界融合,加快形成根植于地方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面向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遴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纳入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竞争实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省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推动各州、市和开发区构建完善“政府部门+集群促进机构+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的集群合作与治理机制,打造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军民协同创新平台等溢出优势资源,搭建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平台,联合攻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瓶颈,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推动特色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

推动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楚雄州等州、市合作创建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文山州等州、市合作创建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先进制造业集群跨州、市融合发展,树立云南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标杆,带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深化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

深入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纺织、造纸、药品等重点行业开展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快淘汰老旧锅炉、电机、变压器等低效设备,推进工业锅炉、窑炉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加快实施新一轮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行动、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开展节水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流程型高耗能行业实施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开展企业工艺集成与能量系统优化,实现高效用能设备与生产系统的优化匹配。推动原料药生产基地集中布局,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和集中监管。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园区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余能利用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对有条件的园区实施集中供热、能源梯级利用、园区能源系统优化改造。着力推动各行业加快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着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二)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绿色工厂、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持续完善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回收物流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运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示范、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等专项,推动实施绿色制造重点工程,培育壮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立完善高效、清洁、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

强化现有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的动态监管,持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在成为绿色工厂后,协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在硅、铝、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特色领域积极培育创建绿色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实施绿色战略、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牵头制定绿色标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制造标杆,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全面提升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

"
剩余50%未阅读,继续阅读
网站说明

塑料政策数据库是非营利性的平台,您可以免费使用相关的检索功能。如发现本网站未收录的法规政策,您可以通过“在线留言”反馈给我们,感谢您的使用和支持。

本网站对法规政策的分类,除了根据常规的效力位阶(中央法规、地方法规等)之外(如在对网站所有法规数据进行检索,可以点击页面左上角的【效力位阶检索】),还设置了【议题】分类。议题分类的设置是为了让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使用者能够快速了解相关法规政策的数量、发展。议题分类可能会随着网站的更新而增加、减少或变更,如您对该分类有更好的建议,欢迎您通过“在线留言”反馈。

关于本网站议题分类的详细说明,可参见https://shimo.im/docs/M173FOA9Ok46qo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