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

发文字号:
建科[2004]72号
公布时间:
2004.04.20
实施时间:
2004.04.20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位阶:
中央法规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推动建设事业技术进步,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我部组织编制了《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


  前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展望未来,建设事业将会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将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水平在当前39.1%的水准上会有较快的增长,城镇住宅建设在现有人均22.79m2的基础上满足量的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和功能的提高,各种类型的建设工程对技术产生了新的大量的需求,城镇基础设施将按"以人为本"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保证城市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面对建设事业的发展形势和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需要从政策层面深刻分析建设事业与现代科学技术两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准确把握两者的发展关系,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
  编写技术政策纲要的目的,是指导建设事业的科学技术活动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顺应发展趋势,为很好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解决现阶段建设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技术手段和方法,推动建设事业获得新进展,取得新成绩。
  目录
  1.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2.完善各类城市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实现城镇发展与区域交通设施、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4.建立健全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二、科学制定城镇规划,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加强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域城乡协调发展
  6.强化城镇功能,优化布局结构
  7.重视旧城改造,加强开发区统一规划与管理
  8.强化规划的调控作用,加大实施监管力度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实现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0.在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框架内发展小城镇
  11.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质量
  12.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小城镇健康发展
  四、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功能保障
  13.加强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和节约用水
  14.强化城市燃气和供热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能源结构
  15.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16.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17.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游憩休闲园地
  18.重视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19.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五、加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20.建立健全全国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分类管理
  21.抓好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编制工作
  22.不断完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与技术标准
  23.加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管力度
  六、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和居住环境质量
  24.加强现代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5.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优化住区环境
  26.改善住宅性能,营造舒适、安全、卫生的室内环境
  七、推行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提高建筑技术整体水平
  27.推行建筑工业化、现代化
  28.强化建筑节能,降低能源消耗
  29.合理利用建筑材料资源,改进施工和应用技术
  30.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生产安全
  31.发展建筑智能技术,提升建筑物使用功能
  八、加速建设事业信息化进程,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2.加速行业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33.大力提升企业信息化创新与集成水平
  34.开发推广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
  35.开发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6.加强规划与管理,促进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
  九、强化标准化工作,巩固建设事业技术基础
  37.建立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
  38.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39.强化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

  一、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优化区域城镇体系
  1.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1.1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条件,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1.2东部地区城镇化要采取"网络带动,整体推进"的区域空间开发模式。城镇发展总体上应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着力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整合城镇密集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适当控制数量增长,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提高建设质量。
  重点培育和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闽东南等城镇密集区。
  1.3中部地区城镇化要采取"轴向扩展,点面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提升跨省(区)中心城市功能,重点发展省(区)域各级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结合乡镇企业的发展和集聚,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壮大和充实沿交通干线的中心城市,培育发展江汉平原、中原地区、湘中地区、松嫩平原等城镇密集区,积极发展省(区)域城镇核心区和城镇发展轴带。
  1.4西部地区要采取"以点为主,点轴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重点改造和发展现有中心城市,培育新的经济中心。有重点地发展内陆边境口岸城市;结合资源开发,新建工矿和工贸城镇。
  依托交通干线和跨省(区)、省(区)域中心城市,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重点地推进城镇发展。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和关中地区城镇密集区,促进重点经济区的形成,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着力抓好以中心城市为节点的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联系西部中心城市与中、东部中心城市的公路、铁路、航空港以及长江上游航运码头。调整和完善区域和省(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向综合性经济中心发展。
  2.完善各类城市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1城镇密集区要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区域内城镇功能定位,优化结构和布局。
  2.2优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区域中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要把握城市合理规模,建设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城市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区域统筹规划。
  2.3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各类城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发展小城镇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3.实现城镇发展与区域交通设施、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3.1区域交通设施建设要与城镇发展相结合,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加强区域交通体系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建设时序上应适当超前,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建设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快速交通系统,以及重要通道的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要扶持和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交通建设,促进当地中心城市提高凝聚力和辐射作用。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布局大型港口、机场、干线公路、铁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合理确定规模,避免重复建设。
  3.2完善全国铁路、公路交通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水运。加快公路建设,形成以国道为主干、省道和地方公路相结合的公路网,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快速交通系统,提高边远城镇的可通达性;采取增加复线、鼓励地方铁路建设等措施,形成沟通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电气化干线铁路。
  3.3合理调配、利用和保护区域水资源。城镇发展应坚持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的利用原则。地区水资源不足时,应首先保证城镇生活用水。水资源短缺地区要严格控制城镇发展规模,缺水城镇不应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提倡建设节水型城市。
  3.4加强城镇间及城镇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及其他生态敏感区制定严格的空间管制要求。要根据城镇所在地区的功能和环境容量,对城镇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中西部地区城镇周边要着力搞好植被建设和水土保持,北方城镇要加快建设绿色屏障,防止风沙侵害。
  3.5加强城乡建设用地调控。要本着既有利于节约土地、保护耕地,又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满足城乡建设发展用地需求的原则,对全国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控。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要与乡村居民点撤并和土地转让统筹考虑。
  4.建立健全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4.1科学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和省(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并据此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各类区域性专项规划,制定与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4.2强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建立对重点控制区和区域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严格实行项目选址的分级审查和管理;强化国家和省(区)级的宏观调控力度;实行规划的全方位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由上级政府、立法机构、社会公众及新闻舆论等方面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根据城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不适应城镇空间发展需要的行政区划,适当予以调整。
  4.3建立完善的保证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的法规体系;明确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审批、调整、修改的法定程序,制定省(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办法和管理细则等地方法规,增强区域规划实施的法定效力;加强对全国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多层次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二、科学制定城镇规划,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加强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域城乡协调发展
  5.1市域城乡要协调发展。市域内城乡居民点以及各类用地要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产业配置应保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统筹市域城镇的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配置,缓解中心城区生态和环境压力;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市域各类城乡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
  5.2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引导城市建设合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严格实施城市规划,特别要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质量并赋予法律效力,对各类用地和开发建设活动实施有效调控,防止违反规划扩大用地规模和随意圈占土地。严格依据城市规划实行土地出让转让,根据城市开发建设的步骤、时序和需求,控制土地投放。
  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农民改变分散的生活方式,集中建设农村居民点,促进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建立有利于城乡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城乡土地优化配置。
  5.3城市交通系统和设施应与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协调。市域内交通、通讯、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收集与处理等基础设施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6.强化城镇功能,优化布局结构
  6.1优化城镇功能和布局。城镇发展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建设标准,完善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建设。
  大城市的发展要着眼于区域,与区域范围内的城镇统筹规划,避免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的过度集聚,实现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合理发展,避免盲目扩张。中心城区要强化对城市和区域的服务功能,发挥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要根据不同发展条件,适度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
  6.2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统一规划、整合和管理。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应按城乡统一合理布局的要求,相对集中,配套相应市政设施,建立与市区及区域交通网络便捷的联系。对具有地方、民族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村庄应予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城市郊区田园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7.重视旧城改造,加强开发区统一规划与管理
  7.1合理进行旧城改造。对旧城区要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循序渐进、有机更新,避免大拆大建。旧城更新要同其产业结构调整、新区建设和城市功能转变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旧城改造应侧重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危房改造,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7.2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镇)的保护。要保护、延续其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严格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要求,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性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较集中的老城,可适当疏解其功能。
  7.3加强开发区统一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开发区选址、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纳入城市规划统一管理。要对现有开发区加强整合和管理力度。
  8.强化规划的调控作用,加大实施监管力度
  8.1建立健全市域城乡规划、建设统一管理体制。科学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建立规划协调机制,依据规划对市域各类用地和开发建设活动进行引导、协调和管治。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8.2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中全局性、前瞻性、理论性问题和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重视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内在规律的研究。要充分应用科技新成果,提高科学编制、实施城乡规划的水平和效率。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实现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9.1小城镇发展必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要集中有限财力、物力用于重点小城镇建设,形成城、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9.2完善小城镇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促进小城镇经济与建设的互动发展。
  9.3大中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小城镇,要成为企业建立配套生产加工基地和开发新产品、连锁经营、物资配送、旧货调剂以及信息交流的载体,充分发挥城乡"联系纽带"和"交换平台"的作用。
  9.4小城镇建设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所需的软硬环境。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农产品深加工和产品增值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劳动力有序向小城镇转移创造条件。
  9.5村镇建设用地应与迁村并点、撤乡并镇、土地置换、退宅还耕以及整治"空心村"等统筹安排。要盘活土地存量,合理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在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框架内发展小城镇
  10.1城、镇、村要共生互补,协调发展。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要纳入所属区域城镇体系统一规划,参与城镇职能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大中城市互为依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0.2相对独立的小城镇要强化其为所在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职能,要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工基地以及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中心,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0.3村镇体系布局要合理确定职能和等级结构,达到布局均衡、服务方便,有利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恶劣或生态敏感地区,可另行选址,采取移民建镇(村)措施。
  10.4小城镇建设要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到2010年,要将部分重点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凝聚力与服务功能较强且具有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一定农村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11.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质量
  11.1强化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要科学合理划定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通过集体土地流转、用地性质界定、土地置换、退耕还林、占补平衡,以及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宅基地标准等技术立法手段,实现土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11.2根据县域规划对村镇体系布局、农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小城镇规划设计原则,充分体现有别于大中城市的小城镇职能、特点和地方特色。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和名胜古迹要严加保护,并按保护规划建设发展。
  11.3重视小城镇防灾救灾。必须在选址、规划、设计及建造各个环节按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和必要的技术措施。
  11.4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小城镇的发展规划,要尽量不占用自然生态区,确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得不占用时,应设法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凡属建设开发区内的小山丘、池塘、小溪和林木、花草,均应严加保护,并通过规划设计与人工环境整合。
  11.5小城镇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设施,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对小城镇和村庄人车混流、布局不合理的道路系统,要逐步调整和改造;严格水源水质管理,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卫生;完善排水系统,村庄和镇区排放无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明沟应加盖封闭;垃圾收运密闭化,禁止随处露天堆放;对老式旱厕,要逐步进行封闭化和洁净化改造;逐步改善能源结构,建设燃气和供热设施,开发利用沼气。
  11.6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房屋建筑、能源交通、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信息化建设,均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材料、工艺和产品。积极鼓励大中城市的设计、生产、施工企业和开发商,从事村镇开发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
  11.7重视中心村建设。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暂无条件建镇的基层村(自然村)村民向中心村聚集,扩大中心村的人口规模,并按村镇规划标准为中心村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设施。
  12.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小城镇健康发展
  12.1小城镇建设的各有关主管部门,应通力合作,实行多头拉动,形成合力,确保规划质量,确保建设按规划实施,加速城镇化发展。
  12.2建立简捷、顺畅、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以利于城市技术、人才和企业进镇,金融资本向小城镇流动以及房地产商进镇投资开发。
  12.3制订指导性强的小城镇房地产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集体土地上房屋的产权管理,引导进镇农民原有房屋和宅基地的有序流转和置换,妥善解决村镇"双重占地"问题。
  12.4制订配套的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农宅向居住小区集中,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壮大小城镇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发挥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
  四、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功能保障
  13.加强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和节约用水
  13.1利用水资源可自然循环和人工再生的特点,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城市水环境质量,逐步使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以有限的城市水资源保障城市的持续发展。
  13.2根据城市水源条件,鼓励建设多水源城市供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供水系统,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必须保证长年采补平衡。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应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13.3根据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发挥规模供水效益,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乡镇和农村供水水平。严格限制城市公共供水范围内的各种自建水源供水系统。
  13.4加强对城市供水水源的安全防护与监督,建立对各种供水突发事故的报警系统,采取多种应急措施,保证城市供水。
  13.5不断提高城市供水水质检测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对供水水质,包括二次供水、污水再生利用供水和自建供水设施的水质检测和监督。
  13.6鼓励研究开发多种高效、节能、节水的水处理工艺、设备、药剂和器材。
  13.7城市排水应坚持减污、排渍、分流、净化和再生利用的原则,根据城市水域功能和水环境容量进行规划和建设。
  13.8城市新区排水管网应优先采用雨污分流体制。城市排水管网应与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保证污水处理厂分期、按设计负荷运行。
  13.9城市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建设高效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经必要预处理的工业废水应纳入城市生活污水系统合并处理。根据污水水质和受纳水体功能,合理确定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相应处理标准。对远离城市排水系统的居民区、风景名胜区、度假村、疗养院、机场、经济开发区和独立工矿区等,可采用多种人工净化与生态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就地处理污水,达标排放,并充分考虑处理后水的再生利用。
  13.10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
  13.11鼓励开发多种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和设备,在安全、卫生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积极推行污水再生利用。
  13.12鼓励开发和推广节水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节水型用水器具和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和设备。
  13.13加强城市供排水管网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强度高、水力条件好、施工简便、可靠程度高的新型管材和多种管道维护、更新技术和设备。
  13.14加强雨水回收与利用,鼓励开发海咸水淡化技术及设备,因地制宜地提高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水平。
  13.15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改造和装备城市供排水系统,提高系统服务质量、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14.强化城市燃气和供热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能源结构
  14.1城市燃气建设要坚持"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的方针,积极利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洁净气源作为城市燃气气源。结合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城市要加快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城市燃气建设必须遵循安全、稳定、可靠的原则,保障供应。
  14.2加强管道输配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天然气管道输送压力,提高城市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加强储气和调峰设施的建设,特大城市和重要城市要考虑应急供气措施,提高抗故障能力。积极研究旧管道的利用和修复技术,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燃气旧管网系统和储气设施。
  14.3扩大城市燃气用气领域,重视应用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实现安全、节能、经济和低污染应用。
  14.4推广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检漏技术,优化城市燃气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和供气水平。
  14.5逐步建立"跟踪监测-风险评估-计划性修复"的燃气管网综合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管网事故发生率。
  14.6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因地制宜地开发多种热源。以燃煤为主的城市,要继续发展和完善以热电联产为主、区域锅炉为辅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有天然气资源的城市,可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和燃气轮机热电冷三联供;使用电供热时,要利用蓄热技术,提高峰谷电的利用能力。在集中供热不能覆盖的地区,要使用清洁能源,采用高效技术设备供热,严禁新建小型燃煤锅炉供热。
  14.7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垃圾、秸秆、热泵、地热、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积极推进核能供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4.8提高输配管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使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增强城市热力网输送和调节能力。提倡建设应用高参数(温度110-150℃,压力1.6-2.5MP)的热力网系统;建设环状管网、间接供热系统;大、中型热力网要建设多热源联合运行系统并推广采用联网运行仿真计算软件;为满足热计量和按需用热的要求,应使用变流量调节的运行方式,并对原有城市热力网进行技术改造;有条件的城市,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城市热力网生活热水和制冷系统。
  14.9逐步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的供热系统。研究适合国情和不同气候地区城市居民住宅的调节、控制、分户计量的采暖系统,研制开发生产热表、温控阀等有关调节、控制和计量设备。
  14.10热力网计算机监控系统应由监测为主逐步向控制为主发展,供热系统要实现信息化管理。
  15.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15.1编制或修编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认真开展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交通预测分析方法,建立实用模型。编制或修编城市路网(等级、分布)结构规划、公共交通(轨道、公共汽、电车)线网规划、交通枢纽规模和分布规划、物流中心规模和分布规划、停车设施规模和分布规划等,形成功能明确、等级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
  15.2确定公共交通的合理结构。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城市公共交通应逐步形成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大运量公共汽(电)车为主要支线运载工具,辅以小型公交客车和出租汽车等公共交通设施的结构框架。中等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应逐步形成以大运量公共汽(电)车为骨干的公共客运系统。有条件的城市可发展主要行驶于地面的轻轨交通系统。在客运量很大、修建轨道交通条件又不成熟的城市,鼓励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山城、沿江河和滨海城市可发展多元化的公共交通(轮渡、缆车、索道等)系统。
  15.3加快公共汽(电)车专用路或专用道建设。城市客流量大的主要道路应划定公共汽(电)车优先车道,加强港湾式公共汽(电)车停靠站建设;设有公共汽(电)车专用路、专用道及优先车道的交叉口,信号相位设计应体现公共汽(电)车优先通行原则。大力推广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分流设计,并匹配相应交通控制方式,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
  15.4重视研究交通规划、交通控制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加强城市交通结构定量化分析技术和分析精度研究;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要逐步建立不断更新的城市交通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交通模型库;逐步建立智能化的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系统,推广使用区域调度模式,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快城市道路网络可靠度和评价技术研究,合理确定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主通道布局,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增强城市道路网络防灾抗灾能力。
  15.5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土地使用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协调,积极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加强施工技术研究。
  15.6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和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鼓励使用可靠性好的立体停车设备。大力推广停车场自动收费技术和停车诱导技术。大城市应加强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交通枢纽建设,完善配套的停车设施,方便其他交通方式与公共交通的换乘。
  15.7积极推进新型公共汽车的研制开发,鼓励低地板、高性能、低污染、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应用,逐步取代传统车型。
  15.8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保护和交通安全的透水、防滑、耐久、低噪声路面材料和施工工艺,鼓励开发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和应用固体废弃物的城市道路修筑技术。
  15.9加强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提高道路养护标准。推行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快速修补材料和工艺,研制开发路面使用性能动态测试实验设备、旧路面表层再生设备等。
  15.10重视城市桥梁的美学设计,桥梁建筑造型要与城市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处理好多样关系间的和谐统一。
  15.11加强桥梁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从设计、施工、管理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积极研究开发适应城市交通运营条件下桥梁快速建设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15.12实现城市桥梁养护维修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养护标准,进一步发展桥梁的监测、检测和现代化的加固技术。
  16.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16.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加强垃圾产生、收集、清运和处置全过程管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16.2高度重视防止和减少垃圾的产生。要限制过度包装,鼓励净菜上市,建立消费品包装物回收体系,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减少垃圾的产生。
  16.3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应与垃圾处理工艺相衔接。垃圾收集和运输应密闭化,鼓励采用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
  16.4鼓励开展对废纸、废金属、废电池、废玻璃、废塑料等的回收利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鼓励垃圾焚烧余热利用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以及有机垃圾高温堆肥和厌氧消化制沼气等;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垃圾回收与综合利用过程中,要避免和控制二次污染。
  16.5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要在技术可行、设备可靠、规模适度、综合治理、合理利用的原则下,根据土地资源、经济条件和垃圾热值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几种方式的适当组合。积极发展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
  16.6禁止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严格禁止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防止水体污染。医疗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建立独立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或运至专门的处理中心,严格禁止其进入生活垃圾。
  16.7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国产化水平。着重研究开发填埋专用机具和人工防渗材料、填埋场渗沥水处理、填埋场封场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等卫生填埋技术和成套设备,垃圾焚烧成套技术设备,焚烧烟气处理和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设备,垃圾回收物品的低污染利用技术,有机垃圾厌氧消化人工制沼气技术,垃圾、废物分选技术设备,垃圾衍生燃料技术设备等。
  17.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游憩休闲园地
  17.1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状况,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园地,营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依托城市自然与地貌条件,发挥其作为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的独特优势,在城市范围内再造"第二自然",形成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实体空间,协调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17.2依法编制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按标准划定防护绿地、防灾避灾绿地、公园绿地等各类绿地和原有树木、植被保护范围。要明确历史文物保护绿地、旅游活动绿地和公益性公园等不同绿地的性质,严格执行"绿线"管理制度,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
  17.3根据不同级别和类型公园的规模、特点,确定相应的服务半径,形成在城市内均匀分布的公园绿地系统。近期应着力加强城市中心区的公园绿地建设,改善市中心区的环境生态质量。
  17.4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要严格执行绿地建设标准,尽可能创造条件扩大绿地面积;特别要控制居住区的人口和建筑密度,创造可持续利用的环境条件。
  17.5加强市区和郊区的河、湖、海岸、山坡、干道沿线等地的绿化建设,建立人行及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维持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整治优化文物古迹周边环境,加大绿化力度;采取技术措施,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大力推进城郊绿化,严格维护城市绿化隔离地带;充分利用地形、水体、原有植被和历史文物等条件,努力使各种绿地相互沟通,形成贯穿城市的绿色网络和城郊一体的城市绿化体系。
  17.6按《佛罗伦萨宪章》规定的原则,保护管理好历史园林。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要继承、发展我国园林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方法,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实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力求经济节约;重视研究国外工业废弃地和矿山迹地改造为绿色公园的经验,创造具有工业时代记忆,又富于时代特征的园林新类型;重视植物造景;结合城市气候及土壤条件特点,规划培育园林绿化植物品种,设计、营造、抚育富于特色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成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努力创造园林绿地内的生态平衡条件和景观多样性。
  17.7加强园林植物引种、育种研究,丰富园林绿化植物材料,建立适合造园绿化的乡土植物苗圃,积极推广先进育苗技术。培育优质、适生和特性、抗性强的植物材料。在引进外来植物时,必须经过引种驯化实验,注重生态安全,防止外来有害物种侵入和逃逸。重视和加强园林植物保护的研究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
  17.8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对缓解城市热岛和促进城市气流良性循环的研究,绿地生态效益考核测算与统计技术的研究,提高城市绿地质量和生态效益。推广通气透水铺装材料技术,创造有利于树木生存的条件;积极推行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和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以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技术水平。
  17.9建立全国和地方信息数据库系统,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完善城市绿地监控系统。积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监控的数字化。
  17.10加强各级园林科学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力度。
  18.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18.1大城市要逐步形成与地面建筑相结合的地下人流、物流的公共空间体系。
  18.2重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规划、开发和建设地铁站区三维空间(地下、地面与空中),根据城市自然条件、客观需要与可能,结合地铁建设,优先规划建设地下街、地下车库、地下管线共同沟和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等。
  18.3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研究。重视提高勘察技术水平与质量;注重环境设计,研究解决地下空间的舒适性、方位感、安全感及耐久性等技术问题;应用数控技术、信息技术、引进与研究开发施工技术装备与工法,实现良好的地下施工与环境保护控制;重视并推进信息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各个环节的应用,提高地下空间整体技术水平。
  18.4重视地下空间防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制定灾害控制对策,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工程已有的防灾能力,研究"平战功能转换"技术,充分发挥城市各类地下工程设施的功效,建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18.5重点研究开发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与周边地层环境控制技术、特种掘进新机械、新工法,地下空间环境特性的综合评价与控制技术,地下工程新型功能与结构材料,结构与支护技术,地下结构托换技术,变形控制技术,地下工程环境的测试、感知、控制技术和相关仪器设备。
  18.6开展既有地下工程(包括人防工程)调查,建立地下工程信息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加固、改造,增强既有地下工程功能,并纳入统一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平时获得经济效益、抵御自然灾害,战时防御战争灾害的双重作用,使既有人防工程与地下室等工程设施能够满足现在和将来的使用要求。
  18.7研究制定鼓励和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逐步建立"规划、土地、房地产、民防四位一体"的一元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
  19.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19.1城市防灾减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国家有关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破坏等五大灾种设防标准的基本要求"
剩余50%未阅读,继续阅读
网站说明

塑料政策数据库是非营利性的平台,您可以免费使用相关的检索功能。如发现本网站未收录的法规政策,您可以通过“在线留言”反馈给我们,感谢您的使用和支持。

本网站对法规政策的分类,除了根据常规的效力位阶(中央法规、地方法规等)之外(如在对网站所有法规数据进行检索,可以点击页面左上角的【效力位阶检索】),还设置了【议题】分类。议题分类的设置是为了让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使用者能够快速了解相关法规政策的数量、发展。议题分类可能会随着网站的更新而增加、减少或变更,如您对该分类有更好的建议,欢迎您通过“在线留言”反馈。

关于本网站议题分类的详细说明,可参见https://shimo.im/docs/M173FOA9Ok46qotP